太子最近買給商戶冠位的銀子湊了一百多兩,賣給京中世家大族子弟的也大約有一百多萬兩
這兩樣相加其實也夠用,太子卻生出別樣的心思。
不到一個月幾百萬銀子入賬,這麼多的錢,他各方孝敬都沒這麼多。
如果交上去自已心中難免遺憾。想著再把京中大小富商再擼一遍,到時候留一半交一半,豈不美哉。
太子打發幾個舍人去想辦法湊銀子,誰搞來銀子越多自然在太子心中地位就不一樣,唯獨要小心不要給人留下把柄。
齊王康王也悄摸摸發現太子好像收到不少,暗線給的沒有具體數額,但是也絕對是筆鉅款。
這樣的功勞他們一定不希望太子交給正元帝。
京中神仙鬥法的時候,劉二爺覺得自已最近倒黴的喝涼水都塞牙縫。
決定是不是應該去廟裡拜拜的時候,發現消失的王老闆和徐家掌櫃們又回京了。
劉二爺跟見了鬼一樣,攔住王老闆徐老闆,把對方逼到角落裡質問道:“你不是說父母生病,要告老還鄉嗎?”
“還有你,你父母還健在啊?”劉二爺陰陽怪氣對倆人說道。
王老闆苦笑道:“我們也是不得已啊!有人向我定製一套器具,那東西設計得非常巧妙精密,做什麼的也不知道。雖然只是圖紙的一部分,可是人家花重金要求,為了防止圖紙和器具東西外傳,我就要親自盯著,不得離開。”
“劉二爺您也知道,我們家做的首飾都很精巧,那個東西做起來不比首飾簡單,維實耗了不少功夫。”
“人家顧客要求保密,不得外傳,我只是跟店裡說家中有事,就急忙走了。”
劉二爺禁不住問道:“是哪裡的顧客啊?定做的什麼?”
徐掌櫃開口攔住劉二爺的好奇心:“我跟王老闆做得東西不一樣,但是做的什麼這不好說,以後您也甭打聽了,做什麼用咱們也不知道。”
二人看著劉二爺生無可戀的臉,禁不住疑,才半月沒見劉老闆臉色可是不怎麼好啊!
憋屈,無比的憋屈。想想當初自已分家那麼幹脆,還不是這倆消失的悄無聲息嗎?
劉能這小子運氣也真好。怎麼地也不能跟這兩位說自已害怕東窗事發把家分了。
在劉二爺心情極差的時候,有那麼一絲絲安慰就是王老闆徐掌櫃也分別被太子舍人請去喝茶。
後來幾人坐在一起商量一下如何應對,現銀是拿不出多少。畢竟手裡剛出了一部分,尤其是劉二爺,出的最多。
現如今再拿出一部分那就要傷筋動骨,作為商人是絕對不願意見到這樣的事發生。
如果是投資知道有回報,商人咬牙也要想辦法搞到錢投進去。
但是純屬冤大頭,太子讓捐錢,還要幾十萬兩,不給就要威脅不讓開店,擱誰都不願意。
其實太子讓舍人找商戶捐錢,是希望舍人藉著皇帝獎賞姜家施粥的善舉,搞一個名冊,遞到殿前。前三名太子去求一下,也能得到皇帝嘉獎。
並沒有想到會和買賣冠爵那撥人重複了。畢竟買賣冠爵這事做的隱蔽,只有太子身邊一兩個親信知曉。
舍人們為了政紀,簡單粗暴地威脅恐嚇各商家,下三濫的招數都用上。
三家暫且拋棄相互試探和不信任,針對太子霸道的捐銀方式,開始抱團取暖。
京中商戶們不曉得怎麼傳得,太子為了捐款,開始偷偷把各大掌櫃關押起來,不給銀子不放人,甚至有幾個掌櫃被偷偷押去挖礦,還有的受不了酷刑就沒出來。
人都愛聽熱鬧,這捕風捉影的事,更是傳得沸沸揚揚。
京城城外。
劉能最近忙碌得比驢都累,每天冒著雨雪往返城外,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