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迪勝在說話聲音好聽,一口普通話很純正。

雖然她從小在農村長大,但由於酷愛語文,所以自小把普通話學得很紮實。

來到城裡以後,為了不讓別人瞧不起,她一直堅持說普通話。

自從進了保險公司,公司裡更是大力提倡講普通話。

所以,她現在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便是最大的優勢。

加之朱迪剛才那番話不僅聲音好聽,語速也是不緊不緩,讓人倍感舒適。

周惠惠竟然沒有第一時間結束通話這通營銷電話,反而應下來:

“好的,那你就做一份報價,正好這兩天我有一艘船要續保了。”

朱迪一聽大喜過望,立刻說道:

“周總,那一會兒十一點左右,我能過來取一下這艘船的資料嗎?”

周惠惠欣然應允。

不知道是不是同為女人的關係,她對剛才那個打電話的女孩子沒有反感,反而很是佩服她的勇氣。

她是一個民營企業家,從一艘船起家,如今公司規模已有十艘以上,公司裡大多數都是貨船,也有兩艘滾裝船。

滾裝船其實就是專門裝載貨運汽車進出川江的一種船,客貨混裝。

客人主要是駕駛貨車的司機和隨從。

貨物自然就是貨車上的貨物了。

這些貨車司機如果自已開車從陸路進川,不僅辛苦,而且過路費、超載費什麼的花費更多。

相比於花一部分錢乘坐滾裝船來說,這種方式不僅省錢,司機還能得到好好的休息。

所以,這兩年開始,川江上的滾裝船運輸也是極為火爆,有不少船務公司是專營滾裝船的。

但周惠惠認為,任何公司不能侷限於一種運輸模式。

她知道,目前雖然進出川江除了陸上公路便是水路,而且走水路更安全。

但進川的鐵路已在修建之中,且2003年就動工了。

這條鐵路號稱世界上最難修的鐵路,如今已修建了六年,據說明年就可以完工。

如果鐵路貫通,大部分貨物將以火車貨運的方式進川,那時候滾裝船的前景便堪憂了。

周惠惠雖然是一個女子,但她的商業頭腦異常清醒。

所以,哪怕前些年滾裝船的業務如火如荼,她也只投入了兩艘船。

而兩艘滾裝船的造價就達到了1400多萬元。

她的公司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大船,大單。

雖然只有兩艘船加入滾裝運輸,但這兩艘船的年收入卻相當於一個小型的船務公司全年的收入。

而最近要到期的,正是這兩艘滾裝船中的一輛。

朱迪到達周惠惠的辦公室時,她已經命人將那艘船的基本資料全都影印好了。

見了朱迪本人,從嗓音她便聽出此人正是剛才給她打電話之人,頓生好感。

她沒有像其它大老闆一樣高高在上,而是吩咐秘書:

“小何,你以後就負責跟這位朱小姐對接。

如果她的報價跟我們以前的報價一樣或者略低,我們便跟她續保。”

周惠惠見到朱迪以後便決定照顧她的業務。

她在這個女孩子的身上看到了一股堅韌,而且,似乎還有一絲自已年輕時候的影子。

朱迪親耳聽到了周惠惠的話,頓時感動萬分。

對於平安的報價,她聽師傅周浩講過,雖然不會比其它公司便宜,但平安勝在售後服務。

但是,平安也絕不會比其它保險公司報價高。

回到公司,朱迪趕緊打電話叫回自已的師傅周浩,讓他協助自已報她人生中的第一份報價單。

雖然平安的業務員可以代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