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在倪雲璐等人臉上掃了一眼。

眾人見狀,紛紛低下了頭。

身為臣子,未能及時站出來,匡扶社稷,心中有愧,自然不敢跟崇禎對視。

“爾等剛剛沒有跟那群賊子同流合汙,朕心甚慰,但任由那群賊子逼迫朕而無動於衷,朕心好痛。”

“陛下,是臣等錯了!”

倪元璐等人一聽,紛紛跪了下來,崇禎並未阻止。

“朕自知,無太祖開國之智,也無成祖力挽狂瀾之魄力,但不可否認,朕潔身自好,兢兢業業,並非昏庸無能之輩,雖生性多疑,奈何形勢所迫,造成如今這局面,孰非朕所願。”

崇禎掃了眾人一眼,才繼續道:“願意跟著朕,共同匡扶大明江山的,朕歡迎;不願意跟著朕的,朕也不勉強,可自行選擇離去,絕不為難。”

崇禎說完,便站到一旁,任由他們選擇。

他雖然知道,李自成攻陷京城後,這些大臣紛紛選擇了殉葬,都是忠義之士,不曾事二主。

但他不能確定,這些人,是忠於大明還是忠於他崇禎,願不願意跟他一起走。

正當崇禎思緒間,倪元璐站了出來。

“臣倪元璐願意追隨陛下,哪怕上刀山,下油鍋,揹負千古罵名,臣亦無悔!”

“臣範景文也願意追隨陛下。”

“臣李邦華也願意追隨陛下。”

……

眾人紛紛表態,並沒有自行選擇離去的。

說到底,他們竟然會選擇殉葬,就說明他們是個鐵骨錚錚的人,脊樑不能彎曲。

“好,朕給你們二刻鐘的時間,回家收拾東西,在東便門外等著,過時不候。”

“是。”

崇禎看著他們離去,又叮囑了一句:“除了你們,朕不希望有任何人知道此事。”

“陛下,請放心,臣等明白。”

李若璉走了過來,小聲地說道:“陛下,要是走漏了風聲,恐怕對我們不利,要不要臣派錦衣衛跟著?”

“不用,朕相信他們。”

李若璉呆愣在一旁,陛下往常不是最多疑善變的麼,這生死關頭,怎變得如此果斷了,難道他開竅轉性了不成。

崇禎卻不這樣認為,經過剛剛那麼一鬧,恐怕訊息早就在京城的富家大族裡傳開了,之所以要如此說,只不過是不想讓他們帶太多的東西罷了。

“那些抄沒的銀兩都裝上車沒有?”

崇禎不放心,這可是他安身立命之本,可不能有任何閃失。

手上有錢,心裡不慌,天下之大,哪裡不能逍遙快活。

就算奪不回這北京城,但割據一方,哪怕龜縮東都,還是能夠做到的。

左擁右抱,後宮佳麗三千,想想那日子,崇禎就直流口水。

“陛下,都裝好了,就連犀牛和大象都用上了,整整裝了2500車,現在有一半的錦衣衛都沒了坐騎,只能靠步行了。”

馬匹太少,為防萬一,崇禎也不敢多耽擱,趕忙下令道: “走,現在馬上走。”

“是。”

卯時三刻的京城,伸手不見五指,正是一天中最漆黑的時刻。

這時,一輛輛馬車,在一眾打著火把將士的護衛下,正緊急地朝東便門而去。

連日來,始終提心吊膽,睡意不濃的老百姓,剛迷了一下眼,便被那“踏踏踏”的馬蹄聲給驚醒,紛紛探出頭來,看著過往的官兵。

“這些當官的,沒一個好東西,戰爭一來,跑得比兔子還快。”

一對普通老夫婦,擠在自家門縫處,看著一輛輛經過的馬車,小聲地咒罵著。

“老伴,要不,我們也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