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楊健帶著劉康來到城中一處鐵匠鋪。

鐵匠鋪坐落在一條繁忙的街道旁,門口擺放著各式各樣的鐵器,從鋒利的刀劍到實用的農具,應有盡有。鐵錘敲擊的聲音與街上的喧囂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獨特的樂曲。

“王師傅!”劉康高聲喊道。

鐵匠王師傅抬起頭,看到是劉康,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喲,小康子,好久不見。今天帶朋友來了?”

“是啊,王師傅。這是楊健,今天來是有件事情想要麻煩您。”劉康介紹道。

楊健從懷裡掏出一張圖紙,遞給王師傅。圖紙上所畫乃是利刃,而利刃則是仵作根據自已經驗以及傷口情況口述,再由城中的畫家所著。

王師傅接過圖紙開啟一看,頓時就皺起了眉頭:“這是什麼東西?”

也難怪王師傅會皺起眉頭,圖紙上的畫只有單純的利刃,以及利刃的厚度標註,而沒有承載利刃的刀身。

楊健上前解釋道:“是這樣的,王師傅,有個農戶報案,說是自已的牛在野地被人殺了,脖子上有道致命的傷口。仵作根據傷口推斷除了刃口的大致形狀,您見多識廣,所以想請教您能不能根據這個刃口的形狀推斷出兇器的大概形狀?”

王師傅這才仔細端詳起手上的圖紙,將圖紙上下左右顛倒一番之後才,眉頭更加緊鎖。

突然,他眼中精光乍現,衝著身後的一位學徒喊道:“小李,你把前兩天鍛造的草刀拿來。”

身後的小李應了一聲,隨後在角落裡一番尋找之下,拿過來一把有些鏽跡斑斑的草刀。

這種草刀很常見,和鐮刀的作用有些類似,整體呈流線型設計,柄部堅實,由木質製成,表面經過防滑處理,末端略微加粗,以增加握持時的舒適度,減少長時間使用時的手部疲勞。

刀片部分呈半月形,寬度適中,一側是鋒利的刀刃,另一側則是平滑的背脊,這種設計使得鐮刀在切割時能夠輕鬆切入草。

隨後王師傅將草刀拿在手上與圖紙上的刃口做了對比,這才抬起頭:“差不多對上了。這個圖紙上的刃口與這種草刀上的刃口很相似。”

楊健心中一喜,隨後立即上前接過草刀仔細看了一眼刃口,似乎還真的有點像!

“這種草刀您一共打了幾把?”

“這種草刀都是一個模子裡做出來的,而且整個縣城只有我這一個鐵匠鋪有這種模具。什麼時間什麼人買了什麼刀具,我這裡都有記賬,小李你去把賬本拿來給他們看一看。”

楊健大喜,終於找到了一條有用的線索!

仔細翻閱賬本後,楊健發現登記在冊的購買這種草刀的一共有三十餘家。

隨後,劉康將這三十餘戶的資訊挨個記錄。

“王師傅,那就多謝了。”

“舉手之勞而已,下次打鐵具記得來找我啊。”

“那是一定!”

離開鐵匠鋪,劉康手上拿著名單有些興奮地嚷嚷道:“我們現在就挨個去查,說不定兇手就在這名單裡!”

“不急,先回巡檢司。”楊健吩咐了一句。

巡檢司內,

趙司長聽完楊健的彙報,嘴角也微微上揚,咂了一口茶水後問道:

“這條線索很重要,你有什麼想法?”

“我的想法是召集人手之後,統一行動,防止走漏風聲。”楊健猶豫了片刻之後才說道。

“三十多戶,每戶最少兩個人,可是,昨天我們就已經把人手全都撒在了路面上和道上,現在沒有這麼多人手啊。”丁昊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撒在了路面上和道上的人手不用動,想辦法從其他地方借點人手。”楊健在來的路上已經想好了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