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市。

拉力賽比賽場。

這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激情的地方。

高進舉辦的拉力賽更是經過了精心設計。

它包含了各種不同型別的賽事,每個賽事的賽道長度也各不相同。

就拿郝強參加的小型車比賽來說。

雖然賽道只有短短的 20 公里。

但選手們卻需要跑完整整 10 圈!

這樣的設計可不僅僅是為了增加比賽的難度。

更是對選手綜合能力的一次大考。

這場比賽所考驗的,遠不止於速度和技巧那麼簡單。

首先,車輛燃油和輪胎的損耗就是一大關鍵因素。

在如此長距離的賽道上疾馳。

如何合理地控制油耗。

如何合理控制輪胎的損耗。

都直接影響到最終的成績。

當然,改裝的比賽專用車輛的技術水平同樣至關重要。

這些經過精心改裝的賽車,也許他們更輕便,速度更快。

但這是否犧牲了安全性?穩定性?

連續十圈的高速行駛會叫他們做人。

除此之外,選手自身的體力和精力分配也是決定勝負的關鍵所在。

沒有強大的體能和心理素質,別來玩拉力賽。

總不能車沒出問題,駕駛員被震暈過去了。

真是笑掉大牙了。

這不僅取決於車輛本身,更依賴於整個車隊的配合。

車手的駕駛、領航員對路線的理解、車隊技術員對車輛的調校保養·····

正是有著不確定的因素。

所以賽車們在賽道中一圈圈繞來繞去才有了看頭。

······

而像林昊參加的這種卡車賽事則完全不同。

區區 20 公里的賽道實在是不夠看的。

高進心裡很清楚觀眾們究竟想要看到什麼。

對於卡車比賽而言,大家期望看到的是這些人造的龐然大物如何去征服大自然。

這與漂移比賽中欣賞漂移時拉出的煙霧,

以及 F1 方程式賽車比賽裡觀看車手們挑戰極限的走線,

其實都是同樣的道理。

正因為如此,高進精心設計出了一條長達 200 公里的單程比賽線路。

賽道每一段都蘊含著深刻的寓意。

起點設在瀚海森林,這裡曾是一片荒蕪的沙地。

二十年前,瀚海的沙暴甚至能夠直接狂暴鴻儒到燕京。

為了解決風沙問題,大夏國以國家之名發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植樹運動!

經過不懈努力,如今瀚海市已有一半的區域從荒漠變為鬱鬱蔥蔥的叢林。

而現在,瀚海市的主要居住區便坐落在這片茂密的叢林之中。

人們盡情享受著植樹帶來的豐碩成果,同時也時刻精心呵護著這份來之不易的綠色財富。

這條賽道的起始段便包括了叢林中的泥濘地形,這無疑給參賽車輛和選手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駛出叢林,緊接著便是真正的沙漠地帶。

車輛將在此接受風沙的嚴酷洗禮。

狂風摺積著細沙如刀割般打在車身上。

彷彿大自然在考驗著人類的勇氣與堅韌。

而賽道的終點,則位於大夏國北部邊境。

這裡冰天雪地,嚴寒刺骨。

相較於剛剛經歷過的沙漠酷熱,更顯殘酷無情。

選手們需要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完成最後一項艱鉅任務。

爬上高聳入雲的雪山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