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恩澤人間六 (第1/2頁)
神明啊!您的子民祈求您的憐憫! 肖利全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艾德文到達了剛果,這裡的居民麻木,就像溫順的羔羊。他們對混亂習以為常,又對暴亂心生恐懼,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似乎都在等待死亡的降臨。
在這裡,人人平等,只要有武器,有人數,就可以成為當地的軍閥。
這個國家的歷史和政治背景:曾經歷長期的殖民統治和政治動盪,導致國家治理薄弱、權力分散和民族矛盾等問題。
資源爭奪: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如礦產、木材和土地等。這些資源的爭奪和控制成為各方勢力衝突的一個重要因素。
民族和部落矛盾:該國存在多個民族和部落,他們之間的歷史矛盾和利益衝突也加劇了暴力事件的發生。
外部干預:周邊國家和國際勢力的干預也對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局勢產生了影響。外部勢力可能支援某些武裝組織或參與資源爭奪,進一步加劇了衝突。
貧困和社會問題:長期的貧困、失業和社會不平等問題導致民眾的不滿和絕望,為暴力衝突提供了土壤。
————
平民傷亡、流離失所、性暴力肆虐、兒童權益受損、糧食危機、疾病傳播、基礎設施破壞等問題,無一不在訴說著民眾的悲慘日常。
一些人可能會感到痛苦和無奈,他們經歷著頻繁的暴力和動盪,生命和安全時刻受到威脅,會對和平與穩定充滿極度渴望,希望戰爭早日結束,能過上正常的生活。
也有人可能會在困境中磨礪出堅韌的性格,儘管生活艱難,但依然頑強地努力生存,想要為自已和家人創造更好的未來,對未來抱有一絲希望。
還有一部分人可能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和嚮往,渴望擺脫戰亂的環境,去尋找更安全、更有發展機會的地方。
同時,也可能會有人因為長期處於這樣的環境而感到麻木,對現狀習以為常,只是機械地應對著每天的生活。
————
艾德文進一步瞭解他們為何不離開此地,逃離這個混亂的國度。畢竟,這個世界不是允許民眾出國嗎?
他看向身旁一位剛剛接受醫治的年老長者,好奇地問道:“您為何不離開這裡,前往更好的國家呢?”
老者垂頭,無奈地嘆息道:“儘管這裡戰亂不斷,但這裡始終是我生長的地方,有著我熟悉的文化和環境,在我內心深處,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懷。”
艾德文聽聞,不再多問,繼續往前走去,慢慢地瞭解情況,大致確定了以下幾種問題:
1.缺乏資源和途徑:沒有錢,也沒有渠道去其他地方定居,而且離開這裡的路途風險很大。
2.家庭和社會關係:親人、朋友都在這裡,無法輕易離開,否則就會與他們失聯。
3.對家鄉的眷戀:家鄉是自已成長的地方,有著熟悉的文化和環境。
4.不確定性恐懼:這裡沒有網路,也沒有援助,離開是未知的,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
5.現實困境限制:身體不好,又沒有特殊技能,去到其他地方該如何生存?
6.希望的寄託:希望得到解放,等待著救贖。
————
————
艾德文在途中遭遇了許多槍戰和種族屠殺事件,他並未加以阻止或勸解,而是在邊緣區域救助那些痛苦倒地的人們。
他們痛苦地躺在那裡,身體扭曲著,彷彿在與命運做著最後的抗爭。
————
那些沒有哭的人們,雙眼空洞而迷茫,他們緊緊捂著流血的傷口,手指因用力而發白。
他們的心裡交織著迷茫與無奈,不明白為何要置身於這殘酷的戰場,卻又清楚地知道這是生存的唯一途徑。
他們的腦海中不斷閃回著勝利後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