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處義軍捷報頻傳,中華帝國現在的形勢一片大好。安徽、河南、江西、福建、湖南、四川以及貴州都已經被佔領。王幹便決定去天津,他要進攻北京了。

王幹想自己親自去見識一下,古代的戰爭。如果是要進北京城的話,那就必須把山寨所有的同學全部召集到一起,搞一個像模像樣的入城儀式。

他把他的想法跟韓麗萍和張帆通了個氣。韓麗平對王剛的想法表示支援,張帆呢,他也要去,他想回山東去看一看。因為他的老家是山東的嘛。

王幹說道:“可以呀,順便回老家去建一個道觀,放那裡。”王幹又把他的計劃寫了出來,上報給了長老會,讓長老會去審批。

雖然說長老會根本就沒有限制王乾乾什麼,只要王幹說的事情,基本上沒有不透過的,但像這樣的事情,他覺得還是請示一下他們。不然呢,他們就是一個擺設了。

他這一計劃卻引起了長老會的爭吵。因為很多長老都想出去參加戰鬥,並且他們都想去京城看一看。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而且都很充分。

各位長老爭吵不休,最後找到了王幹這裡。讓王幹來定下最後的人選。王幹也沒有辦法,就讓他們都說出自己的理由來,然後大家投票。長老們也沒有更好的主意,最終也就只能這樣決定了。

投票最後的結果是。金飛、俞樵、段珠三人隨行,後來又加上了,江之桐和王寧兩人。因為他們師兄弟要給師父報仇,兩人便做了代表。

這個仇人是誰呢?實際上也算也不算,乾隆可以說是仇人,也可以說不是,畢竟你造他的反,他反擊是應該的,成王敗寇而已。

王幹又通知了魏西和顧震鈞兩人,讓他們回到山寨,組織人馬和艦隊。顧震鈞又通知了在浙江的楚開疆,讓他派了一艘新式軍艦,到長江口等候。

雖然孟凡友那裡也有軍艦,但那些軍艦都不如崇明島和臺灣的軍艦好。現在的軍艦不但航速高,而且主炮的口徑也大了不少。

臺灣島最新生產的軍艦已經開始包鐵皮了。據說第一艘軍艦已經下水了。真正投入執行可能還要1個月左右。

這邊,王幹決定帶著孟凡香、汪於紀、張帆、魏西和顧震鈞幾個人去天津。而畢方智已經到了海南島,正在攻打瓊州呢。

山寨這邊便由曹竹齋和韓麗萍做主。他順道又把在襄陽的王震給喊了回來。他決定去京城的時候,也帶上王震。王方玉知道後,也跳出來,死活要跟著一起去,王幹無奈的答應了。

這邊,俞樵又挑選了一個日子。現在已經是嘉慶三年的春天了,這場戰爭已經打了近3年。清軍的兵力基本上都消耗在了湖南、湖北、四川和天津。已經有幾十萬的清軍,永遠地留在了這些地方。

王幹估計,全國剩下的清軍,也不過30萬左右了。他這次進京,計劃用20萬人左右。孟凡友那裡有10萬,畢方智又帶回來10萬。

但他又不想全部用外籍軍隊,雖然說南洋軍隊裡也有華人,但華人佔不到一半。最後,他決定調嶽紅梅部和唐家龍部。不過要等他們各自完成了手裡的戰事以後。

其實嶽紅梅他們,本來就決定佔領安徽以後,開始兵進直隸。江西,福建以及劉永鋒的部隊,都已經進了廣東。

出發的日子定在了三月初三這一天,在山寨的同學們都來相送。本來餘海盈也鬧著要跟著去,但是被韓麗萍制止了。

王幹帶了10000山寨計程車兵,乘坐顧震鈞的水師艦隊,直接去了天津城。

孟凡友聽說王幹要來。他老早同王雅心,在大沽口等候。孟凡友心裡非常地激動,他同王幹已經有五年多不見了。他們來到這裡,已經有七年了。他想象不出王幹現在是什麼樣子。

很快,軍艦的影子便出現在了海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