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慧不如痴(2) (第1/2頁)
震驚!我穿越成李清照的小姑子! 兒蛋狗李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後來我隨母親拜訪甄家時,恰逢甄漱竹回門省親。彼時她已是章家大娘子,衣著不似待字閨中時鮮豔明亮,梳著包髻,髮間剋制地插著金釵。
我未能與她搭上話,只是在聚會結束後,她身邊的女使送來一張詩箋。
“上面寫了什麼?”言及此處,趙蕙蘅忍不住出聲問道。
我從袖中取出一張紙,攤在桌面上。還未完全展開,李清照就迫不及待探身上前來。
山亭水榭秋方半,鳳幃寂寞無人伴。
愁悶一番新,雙蛾只舊顰。
起來臨繡戶,時有疏螢度。
多謝月相憐,今宵不肯圓。
“哎呀,表姐,你往邊上讓讓,我看不見。”王令嫻被擠到一邊,探著頭踮著腳,看了老半天,突然道:“這和你寫的好像。”
確實,這二人詞風頗為相似,尤其是最後一句“多謝月相憐,今宵不肯圓”。
“這位甄娘子婚後似乎不太開心。”趙蕙蘅也湊了過來。
“那也未必。”我想到她出嫁前的喜悅,“她本就是多愁善感之人,之前作的詩詞也常有哀怨之語。”又補充道:“如何,要不要各作一首,與她唱和?”
“我不要。”王令嫻率先拒絕,“秋高氣爽的日子,才不要搞這些呢,我要回家看狸奴。”
“我也要去。”趙蕙蘅立馬接話。
“不行,你還沒下聘。”
“小姑姑!”見王令嫻不肯讓步,趙蕙蘅立馬抓著我胳膊撒嬌。
“好好好。”我拍拍她的頭,“不就是小魚嗎,我陪你去就是了。”
過了幾日,因著趙蕙蘅一直在叨唸王令嫻家小貓。我不堪其擾,只好選了個相對涼快的早晨僱了馬車,往新封丘門大街行去。
入秋後人們愛用鮮魚煲湯,因此即便我們來的已有些晚了,街道兩旁還是擠滿了吆喝著的賣魚人。
“好腥!”趙蕙蘅用袖口捂住口鼻,眉毛擰成麻花。
“你自已要養的,當然是你自已去挑。”
她不情不願地上前,剛俯下身,就被一條擺尾的鮮魚嚇得輕叫一聲,一個勁兒往我身後躲,怎麼也不肯上前了。
“那你自已找個地兒涼快去,我替你來買。”我無奈道。
她如臨大赦般地跑開,我嘆了口氣,彎腰挑起魚來。
大小各異的活魚被放置在淺抱桶裡,泡在清水中,悠哉悠哉地遊著。等天氣再冷一些,商販還會將黃河外地的“車魚”運過來賣。
我很快就選好了幾條活蹦亂跳的小魚,付了三百文,用柳枝串起來拎在手中。正想著順道再去買幾袋貓食,一抬眼正好見十來步外一個熟悉的身影。
“甄姐姐,甄姐姐!”我一邊喊著一邊朝她揮手,她卻置若罔聞,頭也不迴向前走去。
“甄漱竹!”情急之下我叫了她的名字,她腳步一滯,我趁機跑到面前。她神色漠然,並沒有像往常那樣欣喜,反倒是怔怔地盯了我半天,才如夢初醒般點了點頭。
我還未來得及開口詢問,立在左側的一個婆子倒先開口:“你是何人?”
才發現甄漱竹兩側各站一人,跟左右護法一般,皆面色不善地打量著我。
“我是她的友人。”我解釋,卻見她們神色倨傲,似乎不買賬,於是又補充道:“趙挺之是我大伯父。”
果然吏部侍郎的官威就是好使,她們聽見這個名號後,先前還垮著的面上立刻擠出一絲笑意,紛紛行禮道:“原來是趙家小娘子。”又道:“您與我們家大娘子認識?”
我沒搭理她,朝甄漱竹道:“很久沒見,你還好嗎?”
而她只是垂首盯著裙襬上的菱格花草紋,不發一言。
我又問:“這兩位媽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