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城外

宋小二,趙明月二人,帶著新招的兩名魁梧護衛,離開臨安城。

二人坐著馬車,護衛二人騎馬,護衛在馬車兩側。

話說兩名魁梧護衛,說來也巧,在三天前的一天。

宋小二在監督,清河坊尾街商鋪重建時,一處年久失修商鋪突然倒塌。

倒塌時,商鋪中還有幾名匠人在裡面,聽到坍塌聲響後,二人發瘋一般朝著商鋪中跑去。

好在商鋪裡面的木匠,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匠人,看情況不對,第一時間躲入灶臺,木桌等地方。

只有兩位受傷,一個傷到了手臂,另一位傷到了小腿。

恰好這兩位還是匠頭,為了救手下的人才受傷,宋小二自然承擔所有後續醫療。

這兩位就是昨天前來致謝,宋小二聽到二人介紹自已後,一個名叫雲初,另一個叫周衝。

看到又是十六七歲的年紀,正是大好年華,當即就起了招攬之心。

兩兄弟從小一起長大,並不愛木工,從小在武館打雜,倒是學了些武功,舞刀弄棍挽弓搭箭,皆有涉及。

起初和二人談過後,二人並不願意,奈何宋小二來了一手釜底抽薪。

當天就和他們家人談攏待遇問題,並每家又送了50兩白銀。

兩家人推脫不過,最終還是宋小二強行送出,才勉強收下。

在和兩位匠頭的閒聊中,瞭解到他們師傅才是工匠大師,曾經的工部尚書,奈何被奸佞所害被罷官。

心灰意冷後,落寞離開臨安城,他們做弟子的人,自然看不過恩師流落街頭。

就在城外的小村莊,二人出資幫恩師建了個茅草小院。

工部尚書,這可是難得人才,是人才就不能放過,木匠很容易成為機械師,機械師可很難做木工的活。

宋小二又繼續聊了些,問了他們恩師住址,又委託這二人,召集大量能工巧匠,不限人數,待遇從優。

臨安城外,百家村。

一行幾人到達後,宋小二看到一位挑著扁擔的老農夫,小跑上前客氣詢問:“老丈請留步。”

老農夫自然是看到了馬車,沒想到這衣著華貴公子,還會叫自已。

好奇的停下腳步,詢問:“貴公子老朽可有什麼可以幫到忙的地方,公子儘管開口。”

宋小二回禮:“老丈客氣了,並無大忙,請問村裡可有位精通木匠的老人,目前居住在茅草院中,名叫孫瑞徳。”

老人一聽是找有名的木匠,首先就想到了住在村角落,靠近南邊的孫老。

是有一位孫老,應該就是小公子要找的人,肩膀上的扁擔,還是孫老幫忙打造,這比城裡店鋪中賣的扁擔,還要省力。

從這走過去也不遠,隨後就指了指路,便準備告辭。

宋小二看到歪七扭八的道路,也是一陣頭疼,趕忙從懷中掏出十幾枚錢幣,遞給老丈,幫忙帶路。

老丈推脫不過,接下錢幣,走在前方帶路。

半炷香時間,眾人停在一間有些破敗的茅草院前。

“孫老匠,有貴客登門,快出來開門”,老丈喊後。

沒一會功夫,一位頗有氣度,50左右年齡的老人開啟房門。

“晚輩宋小二,見過前工部尚書,冒昧前來拜訪,請孫老勿怪”,宋小二恭敬的行了一個禮。

聽到稱呼,老農夫聽到後,震驚下拔掉了自已幾根鬍子。

切勿亂說,老朽現在只是一個行將就木的老匠人,稱不上工部尚書,小郎君是有何事找老朽?

宋小二簡單介紹來意後,孫老當場拒絕,可在宋小二,趙明月二人輪流勸慰下。

又想到自已一生所學,將要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