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 拉攏安家 (第1/2頁)
穿越邊陲小國,一統天下 唐中宋祖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我看相邦自吳國大敗以來就一路高升,最後竟然做到相邦之位。這林相的升遷速度未免也太快了些吧!”
“陛下明察秋毫,林相就是靠著楚國的扶持才會做到高位,他的黨羽也是眾多。”
“那愛卿可有何辦法?”
“這....臣愚鈍不能為陛下分憂。”吳中也沒有完全指望他,他這幾天也是一直在思考對策。首先不能直接將他們拆撤下去,這樣會引起楚國以及越國的不滿。他們倆很有可能就此聯手,進攻吳國。十年前吳國就有過一次大敗,這一次再失敗,那吳國就直接亡國了。
根據胡全給的名單,吳中將這朝堂大致分為了三個派系:以林相為首的楚國派系;本土的吳國派系;隱藏在暗處的越國派系;徐翔等人還沒有正式進入到朝堂,如果他們進入到朝堂那他們就是吳中自已的勢力。
這時,安天宇開口說道:“陛下,我們何不用大司馬大將軍:趙勝來制衡林相?”
“哦,愛卿細細說來?”
安天宇獻策到:“陛下,那趙勝與林相素來不和,而且這趙勝是也算是半個晉國王室,他來到吳國,恐怕也是晉國王室的意思。晉國勢力大,只要我們用趙勝來壓制林相,想來他們不敢太過分。”安慶國本來沒有想把這件事情說出來,奈何安天宇太想進步了、太想表現自已了。
“這倒是一個辦法。”吳中沒有想到掌管軍隊的司馬竟然是晉國的勢力,胡全給的名單上根本沒有,也許是他不知道,也是他給的根本就不全面,看來這朝堂上的水很深。其實這幾天,吳中一直想去北山郡看看。
他深深地銘記著一位偉人曾經說過的至理名言:“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儘管身處朝堂高位,但對於政務領域,他卻始終感到茫然無知。他渴望深入瞭解吳國真正面臨的問題所在,以及未來應該選擇怎樣的道路前行。
然而,朝堂上那些盤根錯節的勢力讓他倍感無奈。只要他稍有離開之意,這些人便會立刻露出真面目。太后固然可以協助他監管幾日,但僅依賴太后一人顯然力不從心。正因如此,吳中急切地希望能夠拉攏其他力量,讓他們相互牽制,以維持朝堂的穩定局面。
於是,吳中果斷決定將眾大臣召集一堂,坦誠地表示自已計劃外出視察民情。同時宣佈,在此期間,朝政事務將交由林相、司馬趙勝和安國慶三位重臣共同管理。並叮囑他們若遇到難以決斷之事,可以向太后請教諮詢。
吳中這個計劃一提出來,就遭到了群臣的反對:“陛下,您是吳國的君主,萬金之軀現在敵國勢力虎視眈眈您在外面,就給他們留下了可乘之機。”
然而,吳中絲毫沒有在意他們的議論紛紛,直接開口說道:“朕剛即位不久,對於吳國上下的各類事務尚缺乏深入瞭解。若不去實地考察民生狀況,又如何能夠確定未來吳國的發展方向呢?你們如此急切地阻攔朕外出,莫非是擔心朕會查出你們家族中的不肖子弟?”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頓時變得鴉雀無聲。畢竟,胡御史之事方才塵埃落定,此時誰敢冒然跳出來反對皇帝,豈不是自找麻煩,讓人懷疑自已是否有鬼祟行徑瞞著聖上?
林相經過這幾日與新皇的接觸,也深知此人性格倔強如驢,一旦下定決心,便絕無更改之可能。任何試圖勸說之人,都只會碰壁而歸。因此,面對此番情形,林相明智地選擇了保持沉默。
接著他又去太后的寢宮找到了太后,太后倒是沒有反對:“嗯!去看看也好!朝堂上的事兒,哀家會幫你看著的。”臨走之前他又找到沈重對他好好交待了一番。
就這樣,吳中率領著徐三、鄭屠、燕小乙等十幾人踏上了征途,此外同行的還有安陵容和安天宇二人。之所以帶上他們倆,一方面是為了提防安陵容的父親耍花招;另一方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