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怎麼說呢?”秦王贏其一臉疑惑地問道。

“大王,您是否瞭解楚國大將左封率三十多萬楚軍向我國投降的真正原因?”衛仲文說道。

“楚使米瑩曾提到,是因為貴國發明瞭一種新式武器,導致楚軍傷亡慘重,無奈之下才選擇投降。”秦王贏其將楚使米瑩告訴他的話重複了一遍。

“並非如此,大王,楚使米瑩欺騙了您,我國根本沒有所謂的新式武器,這只是楚國為掩蓋自身失敗而編造的藉口罷了。事實上,楚國大將左封率領三十餘萬楚軍向我國投降的真正原因是左封將軍其實是我國的人。”衛仲文解釋道。

“什麼?左封將軍竟是貴國人!”秦王贏其驚訝地問道。

“的確如此,楚國為了隱瞞這個秘密,才編造了這樣的謊言來矇蔽大王。”衛仲文自信滿滿地說道。

“吳使為什麼會告訴我們這些?”秦王贏其問道。

“吳國不忍秦王被楚國這個小人矇騙,我猜測大王一定是援助了楚國許多物資。”衛仲文說道。秦王贏其沒有反對,他就算是預設了,衛仲文又接著問道:“大王可知,楚國為什麼急切的想要物資?”現在秦王贏其已經完全被帶入到衛仲文的節奏裡。“為何?”秦王贏其不解的問道。

“因為現在的楚國是內憂外患,楚國的大部分軍隊要麼死在與我們吳國交鋒的戰場上,要麼被我們俘虜了,楚國的軍事實力被大幅度削弱。他們要想徵召更加強大士兵,就要投入更多的物資。”

衛仲文換了一口氣後繼續說道,“現在大王要花費這麼多的物資來扶持楚國實在是得不償失啊!與其這樣,秦國還不如與我吳國聯合,咱們一起瓜分楚國不是更加實在嗎?”

聽到這裡,秦王贏其不禁陷入沉思。他開始意識到自已對楚國的援助可能存在一些問題,但他仍然需要考慮各種因素。畢竟,秦國和楚國之間有著複雜的關係和利益糾葛。

衛仲文看出了秦王贏其的猶豫,於是決定進一步說服他。他說:“大王,如果您擔心與吳國合作會有風險,可以先觀察一段時間。但請相信,吳國絕對不會讓您失望。只要我們兩國攜手,必定能夠共同開創一個繁榮昌盛的未來。”

秦王贏其仍然擔心的說道:“可是,我秦國與楚國並不接壤,就算是拿了又有何用呢?”

衛仲文笑著說道:“大王,秦國與楚國中間只隔了一個郡,我相信這點土地對於強大的秦國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秦王贏其沒有並被衛仲文畫的大餅所吸引,而是冷靜地說到:“外使可知道,隔得那一個郡的土地可是晉國的領土。”

“外臣知道,但是相比於和秦國死磕,晉國更傾向於與秦國合作一起瓜分楚國的土地。”衛仲文滿臉自信的說道。

秦王贏其點了點頭,表示會認真考慮衛仲文的建議。他知道,在這個動盪的時代,選擇合適的盟友至關重要。而與吳國的合作或許正是秦國擺脫困境、實現崛起的契機。然而,他也明白,做出決策之前必須謹慎權衡利弊,以免陷入更深的危機之中。

“寡人已經和楚國簽訂盟約,寡人不想做那個背信棄義的小人。”秦王說道。

畢竟現在各個國家還是比較講究誠信的,沒有信譽的人會遭到大家集體攻擊。

“大王這不是背信棄義,而是識時務者為駿傑,這樣吧!如果我能夠說服晉王和秦國一起聯盟對付楚國,大王是不是就可以出兵進攻楚國了。”

在出來之前,吳中就對他說過,沒有搞不定的國家,也沒有搞不定的人,如果有那就一定是利益還不夠多。

“沒問題,只要你能夠說服晉國,寡人就與你們簽訂盟約!”秦王贏其豪爽地回答道。就在這時,衛仲文從懷中掏出一張紙,小心翼翼地展開後遞給秦王,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