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主君!”譚竟遙鄭重應道。

譚竟遙拖著一瘸一拐的步伐離去了。

沉寂許久的東泉縣開始轟轟烈烈的發展起來。

城裡人來人往,也有許多百姓大著膽子走出城門,向四面八方散去。

城裡的一些鋪子也重新開了起來,賣些針頭線腦的東西。

空間裡,一畝一畝的地被開開墾,種上了小麥、水稻、玉米等作物,紅薯也全部育上了苗。

沈雲珠之前放進來的家畜家禽們也終於結束了放養的生活,住上了屋子。

當然,它們也不一定願意就是了。

充當擺設的回收站和雜貨鋪也運轉起來。

雜貨鋪擺上了種子、食鹽、布料等生活用品。

回收站也開始大肆回收各種東西,不管是破鍋爛鐵,還是書籍古董,只要是還有點用處的東西都回收。

尤其是書籍古董,這場災難短時間內並不會結束,對人類文明也造成了很大得打擊,沈雲珠不希望這些承載著人類歷史和文明的東西被損壞、被遺失。

多儲存下來哪怕一件都是好的。

反正回收站給出去的都是工分,而有這些東西的人始終是少數,捨得拿出來兌換的人就更少了,開銷並不算大。

還有食堂,也不再是隻有單調的青草湯和青草餅,而是出現了許多主食。

當然,也不再免費供應,而是要花工分了。

價格並不貴,一碗麥飯或一個巴掌大的餅只需要一公分。

還有沈雲珠之前和嚴傾辭種植的蔬菜也陸陸續續的成熟了,食堂也上了一部分。

不過這個價格就比較貴了,一小碟就要兩個工分。

許多做活得到工分的人也都捨得兌換一兩個來全家分著吃,混著草餅,也能混個肚飽。

至於再多的,就捨不得了,他們還要積攢工分來兌換土地呢。

只有少部分人,或勞動力比較充足的人家,才捨得偶爾兌換一份。

此外,沈雲珠手裡的軍隊人數終於再次增加。

她手裡終於不再是可憐巴巴的只有百來人。

人多了以後,沈雲珠那點半吊子功夫就不夠用了,好在有了高勝覽。

高勝覽在其他事情上沒什麼腦子,但在練兵這件事情上倒是很有見解和方法,比沈雲珠強多了。

其實以高勝覽和譚竟遙兩人的能力都不該蝸居在一個小小的縣城裡,不過在大慶的官場麼,見怪不怪了,都是基操。

文有譚竟遙,武有高勝覽,沈雲珠倒是輕鬆了許多,只要掌握大方向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