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觀察,沈雲珠越是心驚膽顫。

想到瘋漲的糧價,想到乾旱的天氣,想到鎮外的流民,又想到朝廷一次次的加稅,還有年邁的老皇帝和正當壯年的皇子……

沈雲珠只覺得,吃棗藥丸!

此時的沈雲珠還不知道,已經沒有老皇帝了。

半個月前,隨著喪龍鍾一聲聲響徹整個京城,荒唐了一輩子的嘉元帝,就此結束了他驕奢淫逸的一生。

嘉元帝是太上皇的獨子,太上皇對唯一的獨子很是看重,經常將他帶在身邊教導。但嘉元帝本性平庸,在政事上十竅通了九竅,為此太上皇常常感到傷懷。

奈何只有這麼一個獨子,也只能傳位於他。

或許是身邊聰明人太多,也或許是被父親用失望的眼神看多了,壓抑太久的嘉元帝平生最恨聰明人。

他剛上位便迫不及待的對太上皇留下的輔臣動了手,又將朝中的能人重臣殺的殺,貶的貶。

經過他多年深耕細作,朝中再不見正直有才幹之人,只剩下諂媚奉上之輩。

嘉元帝對政事很是厭煩,酷愛享受。他的後宮是歷朝歷代中人最多的。宮中美人何止三千?因為後宮女人太多,許多妃嬪甚至兩到三人供住一間,皇宮因此都擴建了三次。

不但如此,他還喜歡修建行宮,每年花費在上面的金銀就佔國庫收入的五成。

即便年年加稅,壓榨得百姓苦不堪言,也只是將將夠他花而已。

他去世後,除了一座又一座的宮室和擠滿整個後宮的女人,便只有空的能跑耗子的國庫。

他生前將大慶折騰的千瘡百孔,死後還為大慶埋了個大雷,讓搖搖欲墜的大慶,直接推進戰亂的深淵。

他對政事一竅不通,卻將自已的皇位看的很重,所有成年的兒子,都被他趕出了京城,前往封地,身邊就只剩下一些年紀小的兒子。

又加上他的兒子多,早期封王的兒子還能得到一個府作為封地,等府封完了,便開始將縣作為封地,偏偏縣城又在之前皇子的封地中。

皇子們自然心裡很是不舒服,相互之間都膈應的不輕,也很是不滿。

但嘉元帝是不管的,他只管分封,除了京城百里內,全都被他分封了出去。

皇城則是由重兵把守,他似乎覺得京城安全了他就安全了,至於其他地方,按時交稅即可。

他去世時,不知是不是因為自已就要死了,而他的那些兒子卻正當壯年,內心的不平讓他將皇位傳給了自已一個8歲的小兒子。

也不管這道傳位聖旨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他兩腿一蹬,直接就去了。

小皇帝母親只是一個美人,後家也只是個七品小官。

朝臣們對小皇帝很是認同,迅速辦完登基大典,然後以小皇帝的名義發旨,令所有就藩的藩王進京為老皇帝送行,並恭賀新皇登基,並特意強調,入京的藩王不得攜帶兵器,隨行人員不得超過百人,不然就是對太上皇,對天子的大不敬。

此時離得近的藩王們已經收到了聖旨,離得遠的則一無所知。

曲水縣所屬的川陽府位於大慶的西南方向,距離都城有一千多里,京城的風風雨雨還未傳過來,百姓們也仍舊安定的生活著。

只是底下的暗湧不知什麼時候會打破面上的平靜。

對這些不得而知的沈雲珠還在做著自已的打算。

她回到家後,拿出錢匣,將裡面的的銀子倒數來挨個數。

數來數去,竟然只有三十五兩,而且還是加上了福順開業以來的所有利潤!

這段時間她花錢如流水,買衣置物,裝修店鋪,還有她深感自已身體太差,力求養好身體,嘴上就不肯虧待自已,所以家用上也去了一大筆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