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流竄的有洋鬼子、流寇、賊人,也有討生的要飯花子。來到天子腳下的不是強人就是弱勢群體。

弄的紫禁城亂轟轟的一片,金鸞殿上架大炮,太平街上動刀槍,烏煙瘴氣,一片狼藉,皇都不成皇都,成了貧民窟,賊人窩。

近期王公大臣都沒有安全係數,他們隨時會遭到暗算,沒有安全的說法,隨時血灑五步。

李鴻章護衛自然森嚴壁壘,出行更是前呼後擁的,糾結著一群大內高手,民間精武門客,寸步不離。

這個張木匠在民間算是高手,可在皇城他的武功平平了,那是強中自有強中手,不敢苟同。

但他的告狀之心還是強硬的,那是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決心和勇氣,視死如歸,敢於赴湯蹈火了。

就從狀詞上看,地方亦到了山窮水盡,黔驢技窮的的境地,無能為力了。其狀詞也是哀莫大於心死。

亦言:首輔大人:江淮哭泣!洪災沉痾,餓殍枕藉。流寇肆意搶劫,瘟疫肆虐生命,官員肆無忌憚,生靈塗炭,已到危亡圖存的時候。

閣老乃為國之棟樑,且為帝王之股肱重臣,是救國之能臣,定能力挽狂瀾,救百姓於水火。有道是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若棄百姓於不顧,使其逆流而成洪魔,恐天下皆成虎狼之窩也。

懇請大人三思而後行,定能成就事業,功垂千秋,德昭萬代,彪炳史冊。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大人安好!百姓伏望!江淮百姓萬人狀。光緒年月日。

李鴻章看了,出了一身冷汗,依然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想想自已慘淡經營,在朝廷中有了一席之地,雖然挽救了大清國,但在民生問題上,也是乏善可陳。

聽得郝望爵片言隻語,皆因堤防和城防問題,雖然是風馬牛不相及,但事出有因,牽扯出的問題曾有俺的指令了。

弄的不好,有過河拆橋者,或怨懟者,都有可能構陷詆劾,也能做個替罪羊,慈禧那個老佛爺人老了,也不中用了,做出事來是不按譜的。

洋人一鬧,叫殺誰就殺誰,那些與她出生入死的大臣,也不一樣成了刀下鬼,做了她的犧牲品,想想也對,君叫臣死不得不死,父叫子亡不得不亡。

但物極必反,否極泰來,此事若處理得當,既能忠君報國,又能深得民心,換來更高的聲譽。

若草率行事,災區和災民,尤其入京的數萬流民,就能以此為導火索,進行造反,紫禁城是要出事的,俺還是稟明老佛爺再作定奪。

於是李鴻章一邊叫人收監張木匠,一邊坐轎直奔慈禧辦公的頤和園。

慈禧聽得李鴻章彙報,說是殘殺洋人的兇手已被捕獲,眉開眼笑,一塊懸心的石頭終於落地,向洋人有了好交待。

但又看了萬人狀,且聽得李鴻章說明災情嚴重,饑民流離失所,進京者不下數萬,此流民皆是賊人的隊伍,若草率斬殺了此賊人,恐引起騷亂,災民變成了反賊,那又是造反義軍了。

李鴻章說:老佛爺!此乃關係大清政局穩定的大事,此狀上敘述災情嚴重,事實上百姓災厄連連,前已剿滅太平天國百萬之眾。

今又剿殺幾十萬義和拳,如今是禍不單行,天災人禍,又有這麼大的水災,若真的棄災民於不顧,依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如狀詞言水與舟之論也。

慈禧六神無主,哀家懂得治國理政的道理,但火燒眉毛得顧眼前,洋人逼宮的緊,不斬殺賊人,洋人必兵戎相見,江山社稷難保了。

若災民之患不除,也是一個定時炸彈,哀家這個主意怎麼拿啊!一手託兩家,兩家都要處理好,否則亂了套。

李鴻章見慈禧談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