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拖拉拉料子挑完。

林若拙無聊的簡直要打呵欠。

姐妹們一個個臉上止不住的笑,彷彿穿上新衣,立時美女捨我其誰。

為什麼她就不覺得一堆花花綠綠的顏色堆在身上有多美呢?色彩,尤其是大膽亮眼的配色,一定要美貌絕頂,一覽眾山小氣質的超級美女,才能撐的起來。

四娘林若貞,一個八歲的小丫頭。

上身粉藍色半臂,下身杏黃硃紅間色裙。

再加上內衫一個顏色,腰帶一個顏色。

親!你真的不是在開顏料鋪子?林若拙絲毫想不出穿成這樣有什麼美感可言。

間色裙這東西,順色搭配,如靛藍配粉藍,硃紅配粉紅,橙黃配淡黃,或淡紫配紫羅蘭。

都很雅緻,基本適合大多數人群。

對色搭配,硃紅配杏黃,鵝黃配柳綠,就不是一般人能撐住的。

最絕的還有一種撞色搭配,粉紅與粉綠,鵝黃配亮紫。

這種大膽配色,必得上身顏色壓得住,再加上穿衣者有天生卓越的氣質或美貌,才能不被一堆色彩掩蓋,反而是大膽的配色給她錦上添花。

這就好比孔雀尾巴漂亮,可按在野雞屁股上就不倫不類是一個道理。

林若拙真心不認為,八歲的林若貞有撐起繁多色彩的天賦特質。

再者,一群小姑娘為個衣服料子爭來鬥去,看著都覺得無聊。

她就不相信,黃氏能讓女兒們穿一身麻布、棉布衣服。

也不可能弄一身鄉土色彩大紅配翠綠,硃紅加桃紅。

這不就成了,掙來搶去有意思麼?看小朋友打屁的日子真是寂寞啊——!林若拙撥出一口獨孤求敗式的嘆氣,回頭看了看身後尤在興奮交談著的姐妹,無限寂寞的踱步走向芭蕉堂。

芭蕉堂是林家特意開闢出來給女孩子們讀書的小院。

林若拙愛這名字的很。

恨不能再改一個字,叫芭蕉洞才好。

裡頭住著鐵扇公主為首的一群女妖精。

林家男孩們的讀書待遇很好,一個夫子最多教兩個學生。

而如今,大伯家的兩個堂哥不在,黃氏兒子還小。

三叔家的若誠只得四歲。

九歲的林若謹便獨霸一個夫子,日子過的即重點又苦逼。

比較起來,女孩子們的待遇就差了許多。

甭管哪一房,甭管你幾歲。

大夥兒合用一個老師。

雖然年紀差距大,幸好人數尚少。

加上今年最新入學的林若蕪,統共六個女孩子。

按前世標準絕對的精英小班。

林若拙不能再挑剔什麼。

和書香子弟的培養一樣,古代閨秀的教育也有一套標準流程。

先學三百千,即《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然後則是《弟子規》《幼學瓊林》《聲韻啟蒙》等等。

先生細細講,每日上午半天課。

時不時還會因這個那個理由放假休息。

這六本書磨磨蹭蹭學完,個起碼也要兩三年。

後面再教什麼林若拙就不清楚了。

反正不會是《大學》《中庸》。

十歲的林若靜目前讀的書為《詩經》。

林若拙是偽兒童。

前世身體不好,養成了愛看書的好習慣。

練字靜得下心。

苦逼的古代又沒有其它娛樂,學習上那是飛步千里,一馬當先走在前列。

教學的女夫子姓江,很是喜歡她。

不過,有鑑於她也是替東家打工,做夫子的不能明顯表現出偏愛、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