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立下如此奇功,我看誰敢讓大帥交出帥印。”
“大帥,是不是朝堂上有人拿著那件事在做文章?”
“他們敢,此番若不是大帥當機立斷,帶著十萬大軍及時趕到,玉龍關早就被攻破了,誰敢讓大帥交印,我第一個不答應。”
……
後面的人還想說,硬生生被蘇青給制止了,再說下去,有些話可能就要出格了,這不是蘇青願意看到的。
“你們想多了,這是我自已的決定。”見又有人忍不住想開口,蘇青抬手製止,接著說道:“經此一戰,北疆十年內應再無戰事,於大虞來說,北疆無戰事就是和平,也就意味著大虞將迎來一個和平盛世,有沒有這個統帥並不重要了。”
“大帥,話可不是這麼說的,難道……”
不等對方說完,蘇青直接打斷道:“你是不是想說以我的功勞還抵不了這一次的過錯嗎?”
在場所有將官的心中所想,蘇青都一清二楚,但他還是不會把他告老還鄉的真正原因說出來。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更何況這隻虎已經把牙口對準了他,他留不了了。
但蘇青也知道,不給個適當的理由,這一屋子將軍,真不敢保證出了屋子以後,會幹出什麼來。
於是嘆了口氣,方才有些無奈的說道:“這些年的征戰,身上的傷有多少你們也知道,當真是身心疲憊。
還有,這一次犯的可是抗旨不尊的死罪,即使功過能夠相抵,你們覺得我還能做這個統帥嗎?
告老還鄉才是最佳選擇,我如果不扛,就得你們來扛,你們覺著我能心安?
還有,你們都要給我記住了,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們心裡都在打什麼小九九,待我告老還鄉後,你們誰也不能擅自離開自已的崗位。”
眼見眾將憋的臉紅脖子粗,蘇青不得不補充道:“安排好家眷,你們看形勢自已決定,但絕不能帶兵離開邊關。”
話已至此,眾將縱有千言萬語,也只能憋著,心裡都生出了一個念頭,只要形勢不對頭,便去投奔大帥。
“大帥,即使您要告老還鄉,也不能就這麼光溜溜的,必須得有人跟著您,否則我們不放心。”
“老秦還是你的腦子好使,我就總覺著哪裡不對,就是這裡,大帥身邊無論如何都不能缺人。”
“對,絕對不能缺,大帥,就算您要斬我,這事也沒得商量,必須按我們的意願來。”
……
眾將紛紛跟進,聞言的蘇青,則陷入了深思。
不出意外的話,當他班師回朝,當朝告老還鄉並索要八千里封地一事,一定會成功。
有了封地,必定就得有人管理,他需要一支隊伍。
蘇青思考了好一會,一臉嚴肅認真的環視著一眾部將,將每一個人都看了一遍。
又思考了一番後,方才說道:“第一,不能超過五千人,第二,必須心甘情願,第三,必須把情況說清楚,第四,軍中職位不能超過校尉,第五,軍齡不能超過五年,第六軍事素質必須過硬,第七這些人的家眷必須一併離開。”
……
半月後。
蘇青率軍班師回朝,凱旋而歸,卻讓大軍止步於天京城外,隻身一人入城進宮面聖。
今日的大虞朝堂,氣氛凝重。
所有人都看不懂蘇青隻身進宮面聖的真正用意,連大虞皇帝也是一樣。
蘇青一入金鑾殿,立即行禮拜見。
並當場呈上了詳細軍報和帥印,接著拿出請罪書。
懇切道:“陛下,臣此戰有罪,已不再適宜繼續擔任三軍統帥一職。
臣連年在外征戰,鮮少著家,對家人虧欠太多。
再加上臣這些年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