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洩完情緒,我繼續讀書,但覺剛才言論不妥而產生的不安心情逐漸繁生,並在我腦海中翻滾起念頭:‘我剛才的言語是不是過分了。

她不過好心提醒我去睡覺,但我卻回饋了一份煩躁的心情。

這樣是不是不好啊。

我需要向她道歉嗎?不了吧,這也沒什麼吧。

一句小小的言語而已。

’念頭紛生,未消的心情擾動,我無法繼續讀下去。

我決定去門外向其道歉。

走到門口,如紋正盯著被月華反照的池水發呆。

我說話的時候明顯看到她被嚇了一跳:“對不起啊,我剛才說話語氣重了點.”

她轉過身,拍了拍胸口:“嚇死我了,你走路怎麼沒聲啊.”

接著又說:“沒事,這有啥。

要是我每天聽一句不好的話就往心裡去,我還怎麼活啊。

倒是你,還挺奇怪的.”

言語平等,我並不在意這樣的稱呼,只是好奇:“我怎麼奇怪了?”

“我跟你說啊,我聽我的姐姐說像你們這樣的人是不會道歉的,是不會向我們道歉的。

就這點,你就挺奇怪的.”

她歪著頭,鄭重其事地說道。

“這怎麼可能呢?做錯事就要道歉.”

“我也說不清,我也不知道,我聽我姐姐說的.”

我故意打趣她:“別人稱呼我一口一個公子,一口一個小少爺,你怎麼說話一口一個你的呢?”

“這是我姐姐在看那些西洋書時抬頭告訴我的,她說:‘人人都是平等的。

’我覺得說得很好。

我對其他人可不這樣說話。

我這不覺得你挺有意思的,還會對我道歉,與你相處有些放鬆,我就這麼說了。

你要是不愛聽,我改回去不就好了唄.”

她耐心地解釋著。

“不用,這樣就挺好。

你還挺有意思的,和別人不一樣.”

“你是不是要說我傻,我姐姐經常這樣說我,你一說話我就知道你要說什麼。

哼.”

她歪過頭去,似乎認為自己猜對了我話語中的本意。

“這不是傻,這是天真爛漫.”

我被她神情逗笑。

“還有這種說法嗎?怪不得我姐姐說你們讀書人總是口出華言,你知不知道我姐姐下一句說的是什麼?”

她神情忽然狡黠,似乎期待著我問她。

我故作疑問:“哦?怎麼說?”

“其實一肚子壞水,言不由衷.”

“我可不這樣.”

她又上下仔細打量了我一下,點了點頭:“我也這麼覺得.”

“哈哈哈.”

我被她的認真給逗笑。

她不樂意了:“你笑什麼?你是不是就覺得我傻,不好意思說。

說就說唄,我姐姐經常這麼說我.”

“沒有沒有。

欸?你姐姐是誰啊,她也在這裡嗎?”

“對啊,還是你給重新改的名字呢,叫如嫿,你可能還沒見過她,我們是輪換著每天都要來接你呢。

嫿是什麼意思?是畫畫的意思嗎?我姐姐畫畫可好看了.”

我解釋道:“不是畫畫的畫,得加一個女字旁。

嫿在《說文解字》裡面的意思是:‘靜好也。

’就是嫻靜美好的意思。

宋玉在《神女賦》裡說道:‘既姽嫿於幽靜兮,又婆娑乎人間。

’其中的嫿字就是這個。

宋玉呢就是柳永在《戚氏》詞裡說的‘當時宋玉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