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我想明白的是既然是我在寫作,當然就該按照自己的節奏、心情去寫作。

本來也沒什麼人看,我自己又沒有寫自己想寫的,又沒有按照自己願意的節奏,那我寫作圖什麼呢?)路而有步步前進,但我轉瞬又頹然,心情又處在失望之中。

人們真的需要我來敘述嗎?我覺得我沒有什麼動力去繼續將我所認識的道理透過小說的形式一點一點地表達出來,也只能是小說的形式去表達。

因為這條路是如此的漫長而又有諸多細膩感知與領悟,只有小說能滿足這樣的一條道路的完全展開。

當初,我十分篤定地要如此做;但我如今寫此的時候心情又有些厭足,就是覺得這樣已經夠了我不想再寫下去。

但是啊,我每每看著生活在世界中的人們只是茫然地疲憊,人們又是如此珍惜著世界上的點滴真情。

我想要去表達這一條道路,我總是應該表達些什麼,我想要將這條道路透過自己的身心踐行而展開,讓現代的人都能從這條基本的道路中找到自身在世的真實要行之道路。

我想要這樣開始,也就這樣吧。

無論有人觀看與否,我將這條道路表達出來,這就是我的存在意義(在此世界的)。

其實,我不應該厭足的,因為在文章外的自我前進中我知道自己的天命所在;但心情這東西,總是讓你無法繞開它,然後再在世界中展開言語與行為。

寫下這段文字的我,心情總是厭足,厭惡的覺得足夠。

我總是這樣,隨著自己的心情起伏而想做某事,不想做某事。

又或許這只是我短暫的牢騷。

收拾好心情,就又可以繼續趕路嘍。

寫完這段話,心情立即恢復了正常。

你看,這心情就是如此反覆無常。

又或許,我必須寫下這段文字,心情才會變得正常。

我自己的噵路會透過小說的主線去展開,但在其中,我又不僅僅想要去表達這樣的一條長故事。

我總要再加進一些別的書寫,如上一章的歌曲的詮釋,我就僅僅想表達出我在聽某首歌的時候自己的腦海中浮現的是什麼樣的畫面、心情;又或者隨著文章的展開,隨著文中當代霍雲成的前進路程而有遇種種書,我想對其作出我自己噵路下的原創詮釋;又或者一些詩詞鑑賞等等。

不一而足。

這才是我選擇網路小說來表達我自己噵路的原因。

此種形式可以容納足夠長的文字敘述。

我也可以順著前人所探索的道路那樣去寫一些公式化的表達,去掙一些錢或者怎樣,我會寫的很輕鬆。

但那樣我又何必寫小說呢?我寫小說歸根到底是想表達出我透過我自己這九年哲學閱讀、領悟與實踐得出的個體存在去生存及立在此事實基礎上的根本性的道理,在我自己的獲得中將道理展述、傳播給他人。

以這樣的基礎存在道理為土地,然後,能承受住當前世界上其他所有的生長。

從此以後,我會按照自己的心情和節奏去寫作,正常與混亂全在一文之中。

順便說一句《落魄傳·卷一》已經快要結束。

在學校的最後時間中(不到一個月),我不能保證我的更新進度。

我的寫作或者說生活吧,不喜歡在一個屋子內有別人,就像我之前在文章中說的那樣。

在這樣的環境中,我發現我自己一個字都寫不下去,讀書可以,因為我可以戴著耳機用自己喜歡的音樂隔絕外部聲音,而專心在文字之中。

可能是因為寫作需要自己思考並進行輸出表達。

回家以及之後的自居,更新正常,最起碼能保證每天一更(貌似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