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山水再一程

兩個多月前,彭萬泉教授因骨質併發症,進入中江的大醫院做康復治療,住院之前他對雷石照明技術部做了妥善安排,陳世奇扛起大梁,並提拔了一批技術骨幹。

每隔十天,閔松嶽就會來探望,甭管自己想不訊息,這老頭兒不說完不肯走,搞得他身在百里外、滿心南鎮事。

這天他正在病房悠然打著太極,準時準點閔松嶽又來了,不像從前由不得自己多打幾套拳法,他就要上前聒噪,今時一見遠要凝重許多。

“人家都是報喜不報憂,你一來準沒好事,又怎麼了?”

“老彭,鎮上又暴雷了。”

說話間,閔松嶽拿出一份報紙,四分之一的版面刊登著一篇報道,《南鎮萬家燈火工程第六批次產品未透過技術測試》。

這第六批次是南鎮自從啟動萬家燈火工程以來的排序,前後已歷十多年,這一批次足足有四百萬個led燈泡。

彭萬泉逐字逐句讀完這篇報道,它不只是萬家燈火工程的問題,大段大段更多在講的是led產品的亂象。

自從led產品進入光源市場,許多學了半吊子技術的企業嗅到了先吃螃蟹的大利,再加上初期led標準混亂,鎮上管理有時無從下手,這導致低品質的led燈瘋狂在市場蔓延。

既立潮頭,必要經歷最烈的風雨,閔松嶽對南鎮一場場危機有著深沉的記憶。當下的困境讓他想到了90年那次吸頂燈危機、05年爆發的專利危機,南鎮的產業陣痛並未因為時代向前而有所緩解,而是不同環境下有不同的“亦步亦趨”。

設計變革與光源變革,正在成為這方燈火世界的一體兩翼,這篇報道借萬家燈火之機、表質量危機之實,許多led燈泡比節能燈的價格還低,但更頻繁的更換反而能讓很多商家滋長更多利潤。

彭萬泉緩緩把報紙壓在茶杯之下,而後抱起手臂看向窗外,正當以為他要講什麼見地的時候,卻是這般問了出來。

“清石哪天回來?”

“短時間裡別指望了,他現在是鎮上跑龍城的先鋒官,而且迪拜有千萬美元的燈火工程,那邊的事夠他頭疼一陣子了。”

“據我所知,這第六批次萬家燈火是海光給各家攬到的大活,這一千個燈泡有三成不能過檢,技術上說這極度反常,不過卻足夠把事情鬧大,那小子現在變得這麼陰了嗎?”

閔松嶽連連擺手,“你別問我,技術上和他打交道的是你,你都不清楚我更無可奉告。不過真要是他陰了這一手,我也舉手贊成,這個桶裡天天都在裝火藥,早點給它點了才能少波及一些。”

“那小子行事總是定圖再落子,今天這個局面我想也是如此,led需要在標準框架向前走,這個標準框架包含水壓、鏽蝕、老化、潮態、跌落等幾十項技術引數,只有把標準收緊才能保證市面流通的品質。”

“你能說點我聽得懂的嗎?”

彭萬泉白了他一眼,“你這身老骨架還動的起來嗎?”

“嚯!你一個要靠打吊瓶保骨頭的人,哪來的底氣這麼問話?”

“出去,現在出去。”

但見閔松嶽忽又翻起來檔案包,彭萬泉趕忙上前捂了住,“怕了你,我不麼多。”

“說吧,要怎麼動彈?”

“我們兩個分頭行動,你回去先找鎮裡研發中心的教授,然後去和中江大學在那裡的院士工作站聯絡。我的名頭你拿著用,最好能在半個月內結起來一支教授級的專家組,有了這個教授團隊你再向鎮上說話。”

“用得著這麼麻煩嗎?我才從專家會議走出來,鎮委一招呼就是一屋子。”

“老閔,這世上到處都是專家,有點學問的就能著書立說,搞不定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