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同帆揚海
日盛案由鎮上起訴,因為對行業的破壞力,請求從嚴處理。將本單位財物非法佔為己有,這起案件被定性為職務侵佔罪,又因數額特別巨大,尹鋒鄒盛各被判十二年。黎樹在案件中有受賄行為,考慮到舉證有功,最終被判兩年零三個月。
日盛案只是在司法程式上塵埃落定,接下來在南鎮繼續發酵著,作為一個行業典型案件不斷拆解,為此一邊廣發材料一邊召開專題會議。
但在蘇清石等人看來,這些行動起不到什麼實質性的作用,只要有利益的口子就會有人鋌而走險。南鎮走到今天,這個籃子已經大到驚人,看不見的利益紐帶無人可以揣摩。
“代收代付”這個在南鎮風雲二十年裡,立下汗馬功勞的金融模式,這個創舉般的“民間偏方”,此時看來顯得粗糙漏洞百出了。
而鎮上所給出的都是籠統方案,用一刀切渴望一蹴而就,監管部門推行的支票核銷被證明是一項失敗的舉措。他們一度認為頻發的跑路事件,是支票開具的泛濫,可就在限制本土銀行開票之後,不僅東江佛江等周邊城市,連西南、東北各省的銀行支票也出現在南鎮。
企業也不想到處找票,但沒有票就沒有走貨的“文牒”,票量是他們的生存基礎。這直接導致了另一種氾濫,異地銀行的大肆湧入,加劇了全行業的資金鍊風險,為了避免更復雜的局面,支票核銷緊急剎車,曇花一現。
這件事還得行業來做,人們更是清晰地知道,如果物流走不出一條新路子,再是巍然的南鎮也只是徒顯體格。一件跑路案就是一顆子彈,燈火若想長盛,這是比產品如何出眾更加重要的事。
不久之前,蘇清石接觸到了一個物流方改進的電子管理系統,這個系統將這些年各版塊獨立的資訊,整合為一個新的平臺。
經過反覆評估,他認為這是當前最靠譜的方案。商業的背叛,本質上就是信用問題,信用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可以生成一個額度。
一個細雨和風的晌午,蘇清石請來了許多人,有南鎮的物流大佬、有廠方的各大巨頭,還有手握海量門店的經銷強人。
從來沒有像這樣的一天,雷石“不挑不揀”廣迎八方,細看這裡面的人,有多年來左搖右擺兩利相較取其重的人,有協會鎮委各種場合與雷石唱反調的人,更有,昏暗沙龍里一直向雷石刮陰風的人。
地點,選在了濟王灘。
很多人第一次來到這裡,涓涓灘流引發他們的讚賞,還有的對著園區俯瞰圖連連點頭,一而再再而三,三生萬物也是三。談笑自若之間,聊起來的都是望峰成龍、水衣賡佑這樣的風水話題。
蘇清石向人們演示了這個系統,簡言之,這是一個三方都有登入賬號的系統,物流方、廠方都可跟蹤經銷商的運單記錄。並且根據經銷商的規模資質設定一個基礎信用值,必須回款之後才會形成一個新的信用值。
由此一來,廠方可以時刻監控物流方和經銷方的動向,層級式的信用值也可以避免鉅額的跑路事件。
人們對此沒有異議,這就好比信用卡加快遞業的電子模式,兩者早被國內行業耍得門清,結合在南鎮燈飾流通,是遲早要走的一步。
很多人真正關心的,是今天這個日子的另一重含義,這一天還是龍城二期,南鎮賣場封頂的日子。
人們不相信這只是巧合。
“有關龍城賣場的名額,我傾向於閔老的主張,沒有足夠的貨量很難闖出國外市場,所以不如直接用資料說話,這最早的一百家我們只看鎮上的稅務報表。”
“雷石在國外一共有八座光魔方,中亞五座、迪拜莫斯科威尼斯各有一座,這條走向海外的路,大家可以把光魔方看成一個據點。不管是出國賣燈飾賣燈頭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