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圖窮匕見
一週之後的午後,距離啟標只剩一個小時。
二十三人的雷石團隊,坐在一樓大堂做最後的調整。陳世奇來做第一標段講標、陳晴遠負責第三標段,人們的狀態有所差異。雖說二陳也只有一週的時間,但他們的人手足夠多,雷石光化的經驗與案例也讓他們急有急的辦法。
這一天的蘇清石,打了一條與中國結的顏色一模一樣的領帶。
人在非常缺乏睡眠的情況下,反而會激起一種亢奮的狀態,一直到這根弦鬆弛下來,才會有極度的疲倦。
三人一語不發,不見緊張也沒有輕鬆,以出奇的沉靜,等待著那個時刻的到來。
韓國與西班牙的企業共花了九十多分鐘,第三家便是雷石,人們起身走向三扇門。屬於雷石的三標段同時角逐,在這各自沉默的氛圍,一起踏上了前路。
蘇清石步入會場的剎那便不由皺了皺眉,競標各方獨立講標是業界規矩,所以在韓國西班牙的時候,雷石需要回避。但此時此刻,各大競爭方都坐在臺下,把場子變得像招標啟動大會一樣。
緊接著,雷石的方案讓人們覺得非常奇怪,他的展示沒有任何整體概念,完全以功能區的燈飾方案進行拼拼湊湊。
俗話來說,就是沒有靈魂。
反觀別家的方案,上來都先定一個大主題,有的講新古典、有的說簡歐風,由此一以貫之,也就是常說的提綱挈領。
具體的燈飾設計上,他們花了很大心思考究建築形制,比如大廈整體輪廓的運用、基礎設計元素的再現等等,也依此他們創造了很多輔助圖形,大量使用在吊燈、壁燈、廊燈。
更巧妙的是,他們還融入了各自國家的設計風格,比如神話、幻想元素,可以說再現這樣的手法,已被他們運用到極致。
但蘇清石絕口不提中式,他只是逐一闡述光影的搭配,因為不需要灌輸內涵,雷石的這些燈本來都很能打。
何必告訴別人這是中華名菊十丈珠簾呢,數百蕊絲像鎖住了光,它本身的樣子就極美極美。又何必闡述星夢繫列所蘊含的中華古詞,對星座的暢想亦是一種美好。
如果不同的人能從一盞燈,領會到各自認知之內的驚喜,那麼這就是一盞無限趨近於完美的燈。
因為文化的溝通,是一件很費勁的事。
蘇清石不肯多說的話,其內在是中式燈飾強大的包容,中國人的欲言又止就是最想說的話沒出口,中國人的語焉不詳,不是不懂而是不說。
放在燈飾上,放在新的博弈環境下,雷石根本無需講解太和殿的整整規制,該講的是蟠龍印花之美,也不用句句絲綢茶馬,千年的浸染早有其定勢。常言道越缺少什麼才越要強調什麼,比如連一個端午節的名頭都要搶的國家,滿目望去皆是文化自卑。
某種意義上說,這才是天馬行空的照明方案,沒有被那所謂靈魂而拴住的照明解法。
主題這個東西,要辯證來看,它有的時候渾然一體環環相扣,也有的時候,它就像不分身高體重定製著同樣型號的制服,只是一種讓看客覺得用心的取巧而已。甚至可以說,為了證明一切都對,這是最不需要過腦的辦法。
“雷石所認為更優的照明方案,應是執著於每處空間的光影,放眼哈利法塔,我們不該把餐廳和影院的光色等同對待。如果我們把哈利法塔比做一家之主,到頭來它的每件首飾卻都和衣著融入一體,那根本不會被人們看到,更無法被人們欣賞。每一盞燈都要功能為先,每一盞燈也都有它的個性,如果哈利法塔的溫泉照明和國際中心可以同光同色,那麼這場燈飾的競爭又有什麼意義呢?”
這總結陳詞讓場間一片譁然,蘇清石竟接連三次口誤,把公園大廈說成了哈利法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