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師團所駐守。

69師團,是日軍在華北地區的精銳部隊,隨岡村寧次一起退到了山海關。

師團長三浦忠次郎,此人久經戰陣,以擅長於防守而著稱,他來到山海關之後,在山海關附近建立了很多的工事,鋪設了大量的雷區(因69師團59旅團旅團長木村千代少將被地雷炸死,所以,69師團特別重視地雷的鋪設。

)三浦忠次郎將山海關打造成了一個立體的防禦體系,他甚至在這兩個月中建成了一些地下工事,來配合山海關的正面工事。

此時的李學坤,身為軍委會主席,親自來到了山海關前線,這位剛滿三十歲的軍委會主席正是意氣英發之時,他立即命令部隊將山海關的情報進行匯總。

這幾個月來,雖說中國正忙於籌備聯合政府,但是,對於山海關前線,乃至於整個東北的情報的蒐集,卻一天也沒有拉下,對於山海關的防禦情況,李學坤是瞭解於胸的,對於山海關,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飛機加大炮。

只有如此,才能打破山海關的防禦,李學坤對此心知肚明,正在準備進攻方案之時,一對夫婦來到了李學坤的軍營。

這是一隊中年夫妻,男的儒雅,女的漂亮,這男的,正是著名的建築學家梁思成,而女的,則是他的妻子,名滿天下的美貌與智慧並重的林徽因。

梁思成的父親梁啟超,是清末改革家,為躲避清政府迫害而出國,所以梁思成出生於日本東京。

1912年,辛亥革命後,梁思成隨父母從日本回國,在北京崇德國小及匯文中學(1912—1914)就學。

1915年,入北平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1923年畢業於清華學校高等科。

1924年,和林徽因一起赴米國費城賓州大學建築系學習,1927年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又去哈佛大學學習建築史,研究中國古代建築(肄業)。

1928年3月21日,梁思成與林徽因在加拿大渥太華的中國總領事館舉行婚禮。

從1937年起,他和林徽因等人先後踏遍中國十五省二百多個縣,測繪和拍攝二千多件唐、宋、遼、金、元、明、清各代保留下來的古建築遺物,包括天津薊縣遼代建築獨樂寺觀音閣、寶坻遼代建築廣濟寺、河北正定遼代建築隆興寺、山西遼代應縣木塔、大同遼代寺廟群華嚴寺和善化寺、河北趙州隋朝建造的安濟橋等。

這些重大考察結果,寫成文章在國外發表,引起國際上對這些文物的重視,所以說,梁思成對中國古建築的保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是國內外知名的建築學家。

看到梁思成,李學坤不由肅然起敬,他對梁思成有所瞭解,至於他的妻子林徽因,更是大名如雷灌耳。

李學坤知道,梁思成在中國的古建築界有著超然的地位,這次他來,一定是為了山海關的古建築而來。

果然,梁思成一見李學坤的面,與李學坤相互問候之後,就直奔主題,口中說道:“李長官,山海關是天下第一雄關,是中國有名的古建築,千萬不能讓他毀於戰火啊.”

李學坤點了點頭,口中說道:“梁先生,請放心,我雖是軍人,但卻也知道為國家保留元氣,只是,如今大敵當前,我家想要收復東北,必須先收復山海關,這一仗,是必須要打的,至於保護古建築,我也只能盡力而為就是.”

梁思成嘆了一口氣,口中說道:“看來,我這趟來的是多餘了.”

“倒不是多餘,梁先生,據我所知,山海關最重要的是它的正面城樓,如果我從側面的長城開啟一條通道,你看,可不可行?”

梁思成眼前一亮,剛要說話,他的妻子林徽因卻介面說道:“臨來之前,我與思成都已商量好了,如果我軍要打山海關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