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目標,那就是,攻佔錦州。
錦州市位於遼寧省的西南部、“遼西走廊”東部,是連線華北和東北兩大區域的交通樞紐,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各縣皆屬偽奉大省;1934年設錦州省,管轄各縣;1937年偽政權施行市制,始設錦州市,中縣分治,偽省、市、縣公署皆駐錦州;日軍在錦州經營多年,岡村寧次在華北的軍隊,有大半駐紮於此,此時,錦州菜計有日軍十二萬人,共計八個師團,實力強勁,而且,錦州的日軍隨時可以得到瀋陽日軍的增援,所以,攻佔錦州的任務很是艱鉅,李學坤將這個任務當仁不讓的交給了自己的嫡系部隊,第一機械化集團軍。
與此同時,第二機械化軍王耀武部直插大連,圍將大連旅順的日軍與錦州的日軍分為兩斷,第一摩托化集團軍慄x部向錦州以東直挺,擺開了架式,準備圍點打援,只要瀋陽的日軍敢西進,那麼,慄將軍就已張好了口袋等著他們,連皮帶骨把他們啃掉。
為了防守錦州,日軍在錦州外圍修築了大量的城防工事,由日軍中將佐佐木三郎統一指揮。
十一月二十五日,冒著漫天的大雪,第一機械化集團軍孫景福部以第五軍、附主力附坦克150輛,由城北向南擔任主要突擊;以第九軍附炮兵第一師由南向北,第八軍由東向西擔任輔助突擊。
各攻城部隊經過充分準備後,於11月29日發起戰鬥,至12月2日,北突擊集團攻佔了城西北的合成燃料廠,城北的配水池、亮馬山、黑山團管區等據點,南集團攻佔了炮臺山、罕王殿南山、老爺廟東山,前出至女兒河北岸;東集團攻佔了小紫荊山、百官屯、北大營,逼近東關。
至此,我軍已控制了錦州外圍有利地形,錦州城已處於我軍俯瞰之下。
4日10時,各集團向錦州城發起總攻,先以猛烈炮火集中射擊城牆及附近的敵工事,開啟了缺口。
11時左右,南、北兩個突擊集團在炮火的掩護和坦克的支援下,發起猛烈衝擊,迅速突入城內,打退了敵步兵、坦克的多次聯合反擊。
接著,後續梯隊源源跟進,向敵縱深發展進攻。
隨後,東突擊集團也突破了城垣。
各部採取穿插分割,迂迴包圍等戰術手段,首先將敵插亂、割裂,然後以後續部隊在炮火,坦克的掩護下,以火力、爆破、突擊相結合的攻堅動作對固守據點的敵人實施攻擊。
7日拂曉前,各路攻城部隊先後在白雲公園、中央銀行地區勝利會師,殲滅了東北“剿總”錦州指揮所和第六兵團司令部,僅剩殘敵約1萬人固守老城。
當日中午,第八軍及第五軍一部向該敵發起攻擊,激戰至18時,全殲殘敵。
與奪取錦州的同時,阻擊部隊也勝利地完成了任務。
從11月20日開始,錦西、葫蘆島地區以及瀋陽之敵在7架飛機、兩艘軍艦艦炮和數十門重炮掩護下,以5個師團的兵力,向錦西通向錦州的交通要隘塔山實施連續猛攻。
我第一摩托化集團軍打垮了敵人數十次衝擊,經7晝夜廖戰,殲敵一萬餘人,至錦州光復,陣地屹然未動。
塔山阻擊戰的勝利,為主力攻克錦州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由瀋陽出援的日軍久留米等三個師團11月28日開始由新民和遼中分路西進,我為破壞其援錦計劃,我第一摩托化集團軍在慄將軍的帶領之下,以一部在彰武東南地區,採取運動防禦,誘其向西北和向北前進,以主力在新立屯以東地區,堅決阻止其向錦州增援。
12日至13日,該敵先後進佔彰武及新立屯以東一線後,聞知錦州失守,因懼怕被殲,徘徊於彰武、新立屯之間,未敢繼續前進,不但沒有起到救援錦州的作用,反而為我軍下步殲滅該敵造成了有利的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