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新老交替 (第2/2頁)
宋末:我要做中興之主 江湖無水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聚,隨即召集內閣諸臣。
因為文天祥坐鎮指導河南河北恢復事,王應麟奔赴四川,陳文龍去了山西,因此僅有六個輔臣在。
足夠決策,不礙事。
趙昰把江鉦的提議說了,又道:“朕以為可以,另外江璆年歲已高,當召回頤養天年,諸卿以為如何?”
“臣以為可行。”李庭芝說道:“只是樞密左右副使空缺,陛下當三思。”
一直以來,樞密副使只有一個,這其實是不符合制度的。
倒不是說皇帝不想加,實在是能打得都在前線,不好調回來。
趙昰想了想,道:“劉羽、趙存忠各為左右副使,如何?”
海上難求一敗,雖說去年翻了一次船,其實無傷大雅,把劉羽弄回來不礙事。
趙存忠這二十年兢兢業業,一直以皇帝馬伕自居,忠心耿耿不必多說,加上其精通軍事,尤其是瞭解草原戰鬥方式,做個副使綽綽有餘。
而且其本為降將出身,又是蒙古人,有利於融合同化北方草原各民族。
“陛下聖明。”李庭芝拍了馬屁後,又說道:“內閣輔臣同時就任,卻不宜同時卸任,以免朝政紊亂。
臣以為,如今可以提拔新人入內閣,逐漸完成新老交替。”
“卿可有安排?”趙昰問道。
“啟奏陛下。”趙吉睿起身說道:“臣垂垂老矣,請求致仕就國,頤養天年。
今有宗室子,宗正趙孟頫,才幹卓著,清查天下人口田畝卓有成效。
今人口、田畝已經造冊完畢,可接替臣入內閣。”
“臣附議。”另外五人同時說道。
顯然,他們已經商量好了。
趙昰問道:“卿打算多久替換一人?”
“一個月一人,下月,劉黻致仕,章德鈺接替,而馬端臨接戶部尚書。”李庭芝說道。
章德鈺從戶部主事起步,一直幹到戶部尚書,在節流上沒有前任馬廷鸞好,但是在開源上,特別是海上貿易稅收方面,尤其出色。
可以說,章德鈺上任以來,是國朝稅收增加最快的一個階段,特別是善加安排九真交趾二路,真正解決了國朝糧荒問題。
而且其海商出身,可以彌補內閣重內陸輕大海的侷限。
“善,便按照內閣計議來,只是卿等致仕後的去處,由朕安排。”趙昰說道。
“臣遵旨。”李庭芝等人應下。
諸人散去後,趙昰召見趙孟頫、章德鈺、馬端臨幾人談話。
主要是誇獎,勉勵一番,好讓他們繼續當牛做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