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準備正式開個二手批發市場,那貨的事情自然需要提前準備,空間裡東西不算少,可多準備一些總沒有錯,而且這麼長時間不去,新品肯定出了不少,喬一成也需要給自己的庫存增加一些新貨。

其實喬一成的最終目的並不是做一個批發商,而是想做一個包租公,一直勞心勞力的做生意,對於喬一成來說太累了,還是做包租公,躺著收錢更加適合喬一成。

不過現在大多數人還是習慣去國營商場買東西,私人商場最多也就是一些十幾平的小店而已,簡單的賣一些家用品,別說後世的綜合體了,就是集中性的商場都沒有。

而喬一成現在想做的就是集中性的商場,而第一個目標就是衣服鞋襪。

想要做集中性的商場,最重要的就是人氣,只有聚集到足夠人氣的時候,商場才會有人光顧,也才會給商戶們帶來生意,讓商場的攤位有價值,能夠給喬一成帶來足夠的租金。

所以依靠著自己二手批發商的身份,喬一成想要把一些做服裝的小攤販全部集中起來,讓他們在這裡形成一個小型的服裝市場,不賣那些奢侈品和定製服裝,只賣平價衣服,養成附近的居民來這裡買衣服鞋襪的習慣。

後世這種集中的商場可以說非常受歡迎,特別是九十年代,一些做得好的商場一個攤位的租金可以說是天價,就算不做生意只是轉租,搶到位置的攤主都能夠發財。

這個市場只是喬一成的試手之作,因為之前沒有做過這樣的生意,所以喬一成找了這個地方準備先試試,等有了經驗,喬一成就準備全國開花了。

到時候趁著現在房價還低的機會,大規模抄底市中心的房產,一方面開商場收租金賺錢,另一方面也可以先佔據這些優質房產,就算將來這些市場漸漸落幕,這些房產也足夠喬一成躺平後半生了。

叮囑喬三麗看好家,喬四美和喬七七乖乖上學之後,喬一成再一次南下,對於這裡的市場喬一成已經很熟悉,所以找幾個熟人打聽了一番最新的行情之後,喬一成很快就在自己的空間裡補充了不少貨,至少足夠新入駐商場老闆們的需要了。

深圳不愧是全中國時代的前沿力量,一圈晃下來,居然還被喬一成意外聽到了一個賺錢的生意,那就是倒賣國庫券。

今年,國家剛剛宣佈在有限城市開放國庫券的交易,而歷史上,也有很多人,靠著倒賣國庫券在這個時代發了財,可以說,新中國第一批玩金融的人,玩的就是國庫券。

剛剛吃飯的時候,聽到兩個人在談論國庫券,如果是一般人,可能聽過就算了,可對於知道歷史的喬一成來說,這個熟悉的名字一下子就讓喬一成想到了楊百萬的事情,也讓喬一成回憶起了幾年後的股票認購證。

股票認購證還沒有發行,不過現在國庫券卻是喬一成可以插手的生意,而且還是一門很賺錢,穩賺不賠的買賣。

國庫券這東西,當年國家為了支援它的發行,硬是下達了行政命令,強制攤派,不光是機關,就是工廠的工人,不少人也被逼著買了一兩張。

對於這種東西,在工人眼裡就是一張紙而已,根本就不值錢,當初如果不是廠裡逼著,根本就沒人願意要。

所以當第一批二道販子去這些地區收購國庫券的時候,可是受到了熱烈的歡迎,不少人九折、八折甚至七折就賣了,要是遇到一些狠的,甚至會把價格壓到最低五折。

面值100元的國庫券,八九十塊錢收回來,拿到交易所110左右賣出去,一張就有二三十的差價,一百張就是上千塊錢的收入,而需要的時間最主要就是來往的路程,最多也就是三四天而已。

不過這項生意也有一個比較麻煩的地方,那就是本金,想要賺得多,本金就需要雄厚,錢越多買的國庫券就越多,倒賣之後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