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在拿到林凡的弩機圖紙後,便一頭扎進了自已的工作間,全身心地投入到對弩機的改造工作中。

他先將弩機小心翼翼地拆解開來,把每一個零件都整齊地擺放在工作臺上。這些零件在燈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冷冽的光芒。劉宇眯起眼睛,仔細地審視著每一個細節,腦海中不斷構思著改造的方案。

他拿起一塊質地堅硬的金屬板,用工具在上面精確地測量和標記,隨後啟動自作器械進行切割和打磨。這塊金屬板將成為弩床的主體框架,需要具備極高的強度和穩定性。劉宇全神貫注,手中的工具如同靈動的畫筆,一點點勾勒出理想的形狀。

接著,他開始處理弓弦。劉宇選用了一種韌性極強的特殊纖維材料,比原本弩機的弓弦更加堅韌耐用。他仔細地測量著長度和張力,一遍又一遍地進行除錯,直到達到最佳的效果。為了實現連弩的設計,他精心地安裝了多道弓弦,確保能夠同時發射多支弩箭。

在弩箭的製作上,劉宇也毫不馬虎。他將粗重的鐵桿放入熔爐中加熱,待到其變得通紅髮軟時,迅速取出進行鍛造。經過反覆的錘打和塑形,鐵桿逐漸變成了鋒利尖銳的箭頭。然後,他將箭頭與修長的箭桿緊密結合,每一支弩箭都彷彿是一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

劉宇還對弩床的瞄準裝置進行了改進。他安裝了高精度的瞄準鏡,並且透過微調螺絲來確保其準確性。同時,他在弩床的底部設計並安裝了可調節的支撐腳。這些支撐腳可以根據不同的地形和射擊角度進行靈活的調整,以保證弩床在射擊時能夠保持穩定。

在組裝的過程中,劉宇更是一絲不苟。他將每一個零件都精準地安裝到位,並用特製的螺絲和鉚釘進行固定。每一次擰緊螺絲,每一次敲擊鉚釘,都彷彿是在為這件作品注入靈魂。

經過數天的辛勤努力,劉宇終於完成了對弩機的改造。原本小巧的弩機已經脫胎換骨,變成了一架威風凜凜、威力巨大的連弩。它靜靜地矗立在工作間的中央,散發著令人敬畏的氣息,彷彿在等待著在戰場上一展雄風。

完成弩機的改造後,劉宇又著眼於村落的防禦設施。他組織村民在村落周圍挑選合適的位置,建造高聳的瞭望樓。

建造伊始,劉宇便親自在現場指揮。他和村民們一起搬運巨大的石塊,汗水溼透了他們的衣衫,但每個人的眼神中都充滿了堅定。劉宇大聲呼喊著口號,協調著大家的步伐,確保石塊能準確無誤地放置在預定的位置,打下堅實的地基。

粗壯的木材被村民們齊心協力地扛來,劉宇則熟練地用工具對木材進行修整,使其契合建築的需求。他一邊忙碌,一邊向村民們講解著搭建的要點:“大家注意,木材的拼接一定要緊密,這樣才能保證瞭望樓的穩固。”

在一層一層搭建主體結構時,劉宇總是身先士卒,爬上高高的架子,親自示範如何固定木材。他的雙手佈滿了老繭和劃傷,但他毫不在意,專注地工作著。村民們在他的帶領下,也鼓足了幹勁。

為了讓瞭望者有更廣闊的視野,劉宇精心設計了獨特的視窗和瞭望臺。他拿著尺子仔細測量,目光專注而認真,確保每個角度都恰到好處。每一次測量,他都彷彿在雕琢一件珍貴的藝術品,不容許有絲毫的偏差。

在瞭望樓的頂部設定防護欄杆時,他更是對每一根欄杆的安裝都嚴格把關。他親手檢查每一根欄杆的質地,確保其堅固耐用。安裝過程中,他不斷調整欄杆的間距和高度,以達到最佳的防護效果。

不僅如此,劉宇還別出心裁地將改造後的弩機安裝在了瞭望樓上。他精心計算弩機的安裝角度和位置,使之能夠覆蓋最大的防禦範圍。在安裝弩機時,他親自擰緊每一顆螺絲,除錯每一個部件,確保弩機在關鍵時刻能夠發揮出最大的威力。

經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