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有個木質的小推車,是早年沈家二房夫婦上山搬運木料留下的,沈家大房孩子多,家裡過冬木料基本都是幾個丫頭每天上山腳下撿回來的。

也正是因此,這個簡陋的劈了當柴火都沒什麼用的小推車之前被整理出來後,就一直丟在廚房一角。

這不,今個俞谷芽突然想起這茬,就乾脆把要修的傢俱一股腦搬上車,給運去了老黃家。

老黃也是個虎的,看到這麼多傢俱愣了愣,但還是很快控制好了情緒,一句話沒吭收了下來。

這擺明是要不收俞谷芽什麼東西,直接接下這活了。

俞谷芽憋著笑,知道這老黃心裡肯定是納悶了,畢竟之前獅子大開口說要感謝,這接著她就搬了這麼多東西過去,對方這個臉掛不住啊!

好在她沒準備就這麼讓對方乾白工,見對方雖然同意卻抿著唇,面上帶著不悅,她趕忙拿出給老黃準備的謝禮遞了過去。

“黃師傅你幫了這麼大的忙,這些給你,你收著給孩子甜甜嘴。”俞谷芽給了一把水果糖,五顆雞蛋出去。

別看五顆雞蛋少,但這年頭誰家有個雞蛋不攢著換錢?不少人逢年過節回孃家興許還拿不出這麼貴重的謝禮呢。

果然,看到俞谷芽遞過去的謝禮,老黃頓時驚了,慌忙擺手,“使不得使不得,這太貴重了,你這……就是修修凳腳,換個木塊,用不著這麼多……”

村裡人平時找他打個傢俱什麼的,也就劃點工分,也就外村人才會直接給錢給東西。但就算這樣,俞知青這給的也夠多了!

而且……俞知青家不今天還遭了賊嗎?這一個人帶著個孩子不容易,他哪能要這麼多東西?

俞谷芽卻不應,擺擺手道,“不收東西,難不成還要我給錢不成?那我可沒有。這是我給孩子補身子的,可不是給你的,你還是收著吧。”

說完,她把東西往老黃手裡一塞,就跑了。

連木推車都不要了,準備等晚點東西修好了一起推回去。

老黃不怎麼會說話,哪見過俞谷芽這從後世帶來的“過年紅包推拉方法”?頓時有些懵懵的,轉頭看向自家小孫女,果然正眨巴著眼睛盯著他手裡的水果糖看呢。

老黃嘆了口氣,心下不忍,還是應了下來。不過收是收了,心裡卻多唸叨了幾句,俞知青這人真不錯,下次要是有什麼事,他一定得幫上一些。

老黃老伴也是這樣想的,在得知俞谷芽只是修個傢俱的事情,就給他們塞了這麼多東西,頓時笑開了花,“哎,我以前還覺得俞知青比不上那張知青會說話,現在看來,還是俞知青這種實誠人好。那沈家老大媳婦不是個好的,小俞這待在沈家,以後保不得會鬧過去,我們看到了一定得幫上一些。”

他們漁洋生產大隊以前還有個別名叫沈家村,本家大族都姓沈,住在村子另一面。後來在這落腳的外村人多了,這才統一叫了裕羊村,也就是現在的漁洋大隊。

提到這個,就不得不提原先村子裡鬧得笑話了。當年隔壁叫裕民村,他們村便跟風取名叫了個裕羊村,那時候的大隊長還是沈家一個不識字的族老,這登記的時候不認字,跟人念著念著,就把裕羊登記成了漁洋。

明明依山傍水,全村人都沒見過海,卻得了這麼一個啼笑皆非的名。

村子另一頭住的都是沈家族人,平日裡不常跟他們打招呼,也就是隊裡上了年紀的老頭老太會知道的多一些。

那沈家老大娶的媳婦是個貪小便宜的,當年沈卷柏父親沒少被大房佔便宜。要不是沈老太太明理,在沈卷柏母親嫁進來的時候就分了家,誰知道後來會鬧出什麼事呢?

至於後來沈家二房出事,沈卷柏一個小孩子帶著二房全部存款跟大房生活是怎麼被逼的去當的兵,他們就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