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過手機按開屏保,才睡了三十幾分鍾,夢裡已過了兩三天,這就是南柯一夢了。

又在床上坐了幾分鐘,點開不常開啟的朋友圈,微信好友已經曬了採買年貨或者歸家的圖文,使得朋友圈也渲染上了幾分春節的歡快。同質化的內容看得多了,林凡有點意興闌珊,手指快速下滑。

“農產展銷促鄉村振興,人民廣場年貨採購忙”,源自考公人的條件反射,一條標題迅速攫取了林凡的注意力,

“好接地氣的文章標題”,林凡喃喃到,想起年底考的申論也涉及到鄉村振興,但當時在考場上滿腦子都是“讓XX助力XX”類標題,完全沒想到過這種風格的標題。

定睛看了下好友,在大腦中搜集與之相關的記憶,點進聊天記錄看了眼,是劇組開機主要取景地所在街道文服中心的負責人。點開她轉發的推文,是關於這個市春節期間系列活動的宣傳推文,大概是年前在人民廣場設大量攤位供各區縣發展規模產業的鎮辦展銷優質農產品,給市民增加一個採購年貨的渠道,並現場發放優惠券拉動市民消費,初一至初三則設定燈展,還有一場文藝晚會。

看到推文裡的插圖,林凡有些心動,年貨市集營業到晚上九點,如果現在打車過去,還可以逛逛,如果有合適的東西可以買點寄回家去。

沒有思考多久,林凡點開地圖輸入推文裡寫的地址定位,順便看了看周邊,還有個大型連鎖超市,如果展銷上的農產品不適合買回酒店,走幾步去逛逛超市也不錯。

定了主意,林凡開始思考最理想的交通方式,出了酒店走幾百米就有公交站臺,但坐公交到人民廣場中途需要換乘,算上等車時間差不多快兩個小時,切換成打車模式,打車去只需要二十幾分鍾,就是車費比公交貴了幾倍。對比了幾個平臺的報價,林凡選擇在另一個平臺建立行程叫車,過了兩分鐘就收到已有司機接單的提示。

確認叫到車,林凡開始快速把充電寶、資料線和傘、紙巾和錢包收進揹包,把藍芽耳機揣到包裡,拔了房卡就出門下了電梯。

出了一樓大廳就接到司機的電話,大意是司機對酒店內的路線規劃不太熟悉,加上她下單時的上車地點車開進來不好調頭,可能會比平臺顯示的時間晚幾分鐘到,請她諒解。

師傅這麼說,林凡或多或少有點過意不去,大家都挺不容易的,連忙開口,“嗯,沒事兒沒事兒,我不是特別急,師傅您慢慢過來就行,注意安全。” “好嘞,謝謝美女哈”

“沒有沒有,”

“哦,師傅,我們這棟樓是比較遠,如果你不熟悉路,那你在酒店進來第二棟樓右邊那條路邊接我,我跟著走過來,你看這樣可以不,哦,那條路後面點有個比較大的超市,牌子很顯眼的”

“那可以嘛,我這邊還有個七八公里才到酒店,你慢慢來就行”

“好嘞,麻煩師傅哈。”

“沒得沒得。”

結束通話電話,林凡戴上耳機開啟音樂,正了正揹包帶,不緊不慢沿著柏油路向超市走去。

走到半路,林凡點開微信,發了條訊息給章旻霖,問他打算哪天回家,很快收到回覆,“我說過我今年不回去,”,

得到確切的答覆,林凡才切入主題,“今天我打算去市區年貨市集逛逛,在人民廣場那邊,你想去嗎?我們可以拼車去。”

依然是簡潔的回覆,

“什麼時候去?有車嗎?”

緊接著又彈出一條訊息,“去。”

林凡停下來,打字回覆他的訊息,引用他第一條訊息,回了個“我已經叫車了的,可能還有個十來分鐘就到酒店了,我們在超市出來前面那條路邊上車,”

這次彈出一條語音,“OK,那我先收東西,儘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