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已經來臨,但是嚴寒仍舊是那樣的凜冽,可這怎麼也擋不住他高永昌建國的熱情。
在一干熱情似火的臣民們的請求之下,登基為帝,國號大元。
時至今日,距離他成為大元天子已經過去了數月的光景,自己的地盤雖然也得到了極大的擴張。
奪取了遼東一帶不少的城池,但是高永昌的內心還是有些犯虛。
畢竟自己能夠佔據那遼國的東京道首府遼陽城,依靠的是臣中生亂。
自己麾下三千騎兵,如今已然隨著越來越多的渤海人以及各族的投奔,膨脹到了足足有五萬人馬。
就是武器裝備缺口有點大,不少的大元國將士,手中連件像樣的武器都沒有,至於鐵甲那就更加的不可能。
頂多也就只是多穿上幾件皮袍子作甲,以木板來製作盾牌。
這也是為何高永昌在建國之後,雖然連戰連勝,攻城掠地,可是內心非但沒有平靜,反倒越發惶恐不安的原因所在。
自己當初腦子一熱,就想造個反,結果還真讓自己給整成了。
可這也是因為那金國牽制住了遼國主力大軍的原因所在。
而現如今,高永昌收到了訊息,正在南邊的瀋州作戰的大軍久攻那瀋州城不下。
而據抓到的意圖潛入城中的遼國細作有言,遼國已經調兵來援,怕是最多數日之後,便會進抵瀋州。
雖然不知道援軍兵馬數量,但是長時間的作戰,已經讓大元國有點難以支撐。
而隨著那瀋州久攻不下,高永昌的內心亦是越發不安起來。
畢竟一邊是那強大到認真起來,伸一根手指頭就能夠捺死自己的大遼國。
除了大遼之外,還有那個居然能夠連連擊敗大遼,已然令遼東諸州縣聞風喪膽的金國。
那位金國國主完顏阿骨打手底下可是一群驕兵悍將,實力興許略微強過自己一些,倘若與對方聯手。
那麼那麼自己的安全上,也就能夠得到保障,而且還不必擔憂腹背受敵。。
所以在經過了深思熟慮之後,高永昌派遣得力心腹為使,出使金國。
結果怎麼也沒有想到,這位回來的信使顯得十分的沮喪。
因為那位金國皇帝完顏阿骨打併不願意與大元國結盟。
“那完顏阿骨打有言,除非我大元國去帝號,向金國稱臣,不然,金國絕不會襄助於我大元。”
聽得此言,大元國滿朝文臣都有些炸毛了。
這幫子金國蠻夷,居然還想要騎到老子大元國的頭上拉屎不成?
“陛下,臣願意率一萬精銳,討平那狂妄的金狗,定要讓他知曉,我大元兵威。”
幾名大元國的武將紛紛開始鼓譟起來。
好在這個時候,又有人站了出來。
#####
“陛下,臣以為,既然那金國妄自尊大,對我大元如此無禮狂妄,那就沒有必要與他們交道。
而我大元,若要尋找臂助,那為何不尋一座實力更加強大的靠山?”
高永昌看到了自己的副丞相,漢人何智站了出來,大聲言道。
一句話,就讓一干人等都閉上了嘴,紛紛把目光投了過來。
而高永昌麾下的丞相魯昆不悅地眯起了兩眼。
“不知何丞相口中的靠山,是哪一國,難不成,是那高麗?”
何智呵呵一笑,十分從容地搖了搖頭道。
“當然不是,那高麗國弱兵少,時常還受各諸犯邊洗劫,自顧不暇,怎麼可能有膽與那遼國相持?”
“何愛卿,你就莫要賣關子了,速速告訴朕,有哪一國,可為我大元的靠山,助我大元抵禦遼軍?”
“自然是那興師一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