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這,蕭奉先這才轉過了頭來,看向蕭嗣先,對這位做事不怎麼牢靠的二弟一番耳提面命之後,這才靠在榻上眯起了兩眼仔細盤算起來。

如今遼國的情況越發地糜爛,各地的起義,叛亂此起彼伏。

至於陛下,呵呵……哪怕是御駕親征,被那金國一個大逼兜抽在臉上之後,疼了一段時間。

卻不懂得什麼叫知恥而後勇,他只憤憤地喊打喊殺,卻把事務都扔給了蕭奉先去處理。

對於大遼國越來越糜爛,戰事對大遼不利等種種惡劣的情況。

陛下只會在遊獵的間隙大發雷霆,對滿朝文武一通痛罵,然後繼續遊獵。

蕭奉先當真恨不得揪住陛下的衣襟,兩個大逼兜抽過去,讓這位昏君清醒一點,這可是你的大遼,不是老子的。

蕭奉先忍不住幽幽一聲長嘆,如今自己的外甥耶律雅里長得那麼的乖巧可愛,對自己這位親舅舅十分的敬重。

可是陛下卻一直未能下定決心,封其為太子,這讓蕭奉先甚是蛋疼。

因為在耶律雅裡之上,他還有一位兄長晉王耶律敖盧斡。

只要未定太子之位,耶律敖盧斡不死,乖外甥就很難成為大遼天子。

偏偏蕭奉先還不好開口勸陛下趕緊立儲,畢竟要避嫌。

可惜啊,陛下身體甚是強健,怕是活上一二十年毫無問題。

可是現如今大遼糜爛如此,再繼續讓陛下如此折騰下去,本該屬於自己外甥的大遼江山,怕就要被折騰沒了。

或許,自己也該做些什麼,也好早日讓陛下確定儲君,唯有如此,自己也方好執宰天下。

而不會像現如今這些勞心勞力,嘔心泣血地伺候這麼個昏庸無道的君王。

也許……自己是應該做些什麼,先將那晉王耶律敖盧斡除掉,當然還有他的得力臂助他的舅父,還有他的母妃文妃……

“來人,速速去請王先生,就說本王有要事相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