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看出了劉禪的為難,也或許是魏延也不想在此事上和諸葛亮、劉禪產生間隙,於是他退了一步主動開口說道:
“陛下,倘若我等依太傅之言行事,那弘農郡又該如何自處,須知弘農郡戰略位置極其重要,是扼守河洛平原和關中平原聯絡的交通要道,是長安防禦外部威脅最重要的緩衝地帶,倘若我等不重視弘農郡的發展,豈不是置關中的安危於不顧嗎?。”
魏延的意思也很簡單,將所有百姓都留在幷州沒問題,那戰略位置重要的弘農郡怎麼辦,總不可能讓它一直荒著吧。
“陛下,大將軍所慮在理,但臣早有解決之法。”
諸葛亮輕輕一笑,彷彿早就料到魏延會讓步一般,甚至連解決辦法都已經想好了。
“還請愛卿速速道來!”
劉禪臉色一喜,如今僵局終於在魏延的讓步下打破,看來有關弘農郡的問題很快會被解決。
“陛下,魏國此次西征出兵共二十八萬,但臣透過戰後統計的資料可知,曹軍至少有三到五萬人一直處於失蹤狀態,這部分人或許已經死在洪水之中,或許已經翻越山林返回家鄉,更或許混入受災百姓中意欲圖謀不軌。
這也是臣為何要改變大將軍原計劃的原因,因為京畿之地關乎陛下和諸位大臣的安全,也關乎我大漢國祚的穩定,任何危險都要消滅在萌芽之中。
基於此,遷移到關中地區以及弘農郡等地的百姓,應該是忠於陛下,忠於大漢的。
因此,臣認為可以在荊州、益州等地遴選百姓來關中、弘農等地居住,或者直接獎勵有功之臣關中或者弘農郡的土地,讓他們舉家搬遷到關中生活。
如此不但能解決關中因戰火導致人煙稀少的問題,還能讓將士們時刻感受到陛下的恩德,此乃兩全其美矣!。”
諸葛亮的意思很簡單,原弘農郡百姓是不可能回遷的,不管是從經濟上,還是從政治上考量都是如此,但他們可以靈活變通直接在劉備崛起的荊州,以及季漢發展壯大的益州遷移百姓啊。
要知道當季漢定都長安後,受制於相對閉塞的交通,以及大漢不斷的向南,向西南方向擴充,可以預見未來成都的政治、經濟、軍事地位都會極速下降。所以,只要心中還有野心的人就一定會對移民關中感興趣的。畢竟居住在天子腳下能獲得的機會,可比居住在偏遠山區的機會多。
只要這一政策實施,相信他們將不再為關中人煙稀少而煩惱,而是該考慮如何限制名額,畢竟關中地區就這麼,恐怕很難同時供應幾百萬人生存。
至於給有功將士獎勵土地這倒沒啥可說的,隨著東漢和魏國的逐漸落幕,季漢作為一個新的政權正走上歷史舞臺,而他們自然要先滿足陪他們一路走來之人的利益訴求才行,而弘農郡、河東郡無疑就是最好的地方。
至於孤懸海外的澳洲、新幾內亞島,以及距離大漢本土有萬里之遙的西域地區,相信那些地方在不久之後也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而且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
“愛卿此言大善吶!,不知大將軍如何看待。”
劉禪一臉高興的說道,因為諸葛亮不僅解決了當前矛盾,還將未來如何封賞有功之臣的方案給敲定了。
畢竟只要將這些驕兵悍將放在渺無人煙的弘農郡,除了能有效減緩新老利益團體的利益衝突外,還能讓朝廷將這些開國功臣的一舉一動時刻掌握在手中,避免出現尾大不掉的局面,從而讓剛安定的大漢再生波瀾。
“如何補償?”
“首先要將之前承諾的補償條件譬如錢財、糧食、土地、房屋等由財政部、民部、戶部、工部共同負責落實,並且還要在原有的基礎上上浮至少五成,此乃利誘人心也。
其次表明經過黃河氾濫後,弘農郡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