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手中的木榫,正是留守延安的九叔,走到劉景雲面前,九叔試探著問道。後者身後只跟著一名士兵,劉景雲到延安的訊息很多人都知道。

“是。帶我看看。”

劉景雲進來這一會,發現這群人分工很明確,每個人手裡都有活,但是並不顯得亂。

“是,是。”

男子躬身做了個請的姿態,劉景雲點頭繼續向前走,男子跟上開始給他做介紹。

“現在主要做哪些?”

“回殿下,我們現在只做床和桌子,大料優先做床,剩下的再做桌子。”

“人手夠用嗎?”

“不夠的,而且木材也跟不上。”

按照一家兩張床,最起碼需要做四五萬張,而且是一兩個月內,先不說能不能做完,光是木材消耗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晚點我讓楊縣令再找些人來,讓他們一邊學一邊做。”

“謝殿下。”

“那些雙層的是床?”

劉景雲指著涼亭下數十張雙層床問道。雙層床格外顯眼,一進來他便注意到了。

“是的,殿下。小楚說雙層的可以節約不少的空間。”

長安百姓遷過來的訊息林楚在林楓出發前便派人傳回來了,九叔收到訊息第一時間便開始準備,數十天了,也不過做出來不到四十多張床,這還是分工合作走流水線的成果,否則能做出來二十張床就不錯了。

“你是石頭鎮的人?”

聽到對方提起林楚,劉景雲好奇的問了一句。

“是的,殿下。”

“難怪。”

“他們吃住都怎麼解決?”

“吃住都在這裡,後院收拾了十幾間房子出來,然後請了四五個老嫂子專門給他們做飯。”

“辛苦啦~”

劉景雲抱拳。

“嗐,哪裡的話,都是小楚教得好。”

石頭鎮對這些手藝幾乎都是公開傳授的,只要你想學都可以學到,而且還不用花錢。

“是啊,多虧了有小楚。”

劉景雲深有同感,如果不是林楚堅持,齊王怕是會選擇死守長安,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

“殿下,這些是半成品,做好的放到庫房了,給他們房間也用了幾張。”

幾人走到亭子下,九叔指著堆放整齊的木榫和床架子,給劉景雲介紹這裡的情況。

“做一張出來需要多久?”

“料子如果能跟的上,一天差不多可以做出三張來,雙層的話有點費事,不過也能趕出來一兩張。”

鋸木頭、刨平、墨斗定位、開榫鑿眼、打磨......人多力量大,分工明確之後,每道工序十幾二十人,速度其實並不慢,就是原料跟不上。

“已經很快了。”

正常打一張床,沒有十天半個月很難做得出來。

九叔帶著劉景雲一邊參觀一邊給他講解,期間劉景雲要了一份急需的材料清單,然後派人送去給楊春讓他排程。

從陳宅出來,劉景雲感到肩上的擔子又重了幾分,不過,他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都會好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