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教導主任潘正平不單單為了感激,更深一點層面在於川大經濟學院一把手的陳銳陳院長。

昨天查詢到了分數,報考川大又是經濟學院的學生,往後四年都在大學度過,不管是仕途也好創業也罷,像陳銳院長這樣的人物還是有必要認識一二的。

只不過陳院長跟自己還沒熟到那種地步,這時候有個中間人作為搭橋的引子,這樣會顯得更為合適一些。

所以,青致中學教導主任潘正平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上次參觀川大的時候不僅結交了周徐娜這樣未來創業的合夥人,在跟小潘交流時也知道他酷愛飲茶的習慣。

明目張膽去送禮那自然是不妥,所以以高考成績作為理由,時機剛剛好。

也不能明目張膽開門見山說:“那個潘主任,我考川大,日後能不能讓你昔日同窗好友陳銳院長,多多協助一二,幫我介紹介紹。”

而是以高考成績為切入點:

潘主任,我高考成績是668,但又不想去北京,想著打算報考川大,想了解了解情況。

以前常聽班主任提起,潘主任對成都大學的發展和情況瞭如指掌,形勢研判非常準確,所以過來向你討教。

爸媽教導,上門不可空手拜訪,以前聽潘老師說過喜歡喝茶,也不知道喜歡什麼型別,這款茶我也不知道好不好喝,所以就貿然帶來了。

這樣無形之中就樹立起一個有家教,有禮貌,並且謙虛,能記住別人隨口一句話的好學生。

潘主任的聯絡方式,一般都會在校園報刊裡公佈,當高適聯絡的時候,他有些訝異。

往年的高三畢業生一般都是除了拿通知書之外很少回到學校。

即便是回到學校,大多數也都是跟班主任溝通聯絡,沒有誰會聯絡他這個教導主任。

在大家印象裡,教導主任鐵面閻王潘正平,是一個嚴肅且迂腐的人物。

不過小潘對高適的印象不錯,接通電話後,就果斷讓高適來學校。

此時的青致自然還沒放假,只是高三那一屆結束了。

高二成為了畢業班,高一就成為了高二。

等到八月份的時候,青致校門重新開啟,一批新的初三畢業生湧進。

那時,青致又將是另一群人的青春。

本來電話裡小潘還以為高適是真的打算讓自己分析分析川大的情況,甚至還提前準備了不少自己調研過的資料。

可看到高適拿著那餅洞庭碧螺春以後,潘正平心裡開始泛起了嘀咕。

飲茶之人,怎會不知這洞庭碧螺春有多昂貴,即使認不得,光看包裝便可知曉不便宜。

潘正平目光不由地帶著審視在高適身上來回打量幾眼。

對於潘主任怎麼想,高適假裝不知道,就順手將茶葉擺在一個從外不容易看到的角落裡。

潘正平也不知高適此刻的意圖,思忖片刻,還是拿出了資料開始逐幀分析:

“以你668的成績考清北自然沒問題,報考經濟或者金融專業的話,川大跟西財,兩所各有特色優勢……”

“川大師資力量雄厚,不過經濟類專業西財確實要好一些……”

潘正平逐一分析下來,得出的結論是讓如果不去省外其他高校,留在成都本地儘量考川大,看看西財。

言下之意還是儘可能讓高適報考川大。

小潘的業務能力還是十分可靠的,不僅全面剖析兩所院校的發展趨勢及其教學特點,還分析了相比全國大學。

高適何嘗不知道這些,本身就已經打算報考川大了,只不過是找個送茶葉的理由。

不過他還是耐心地聽完小潘的分析,然後由衷感嘆:“聽潘老師這樣分析下來,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