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在天空中隨風飄蕩的雲彩,自已能為生機道友做的並不多,能否能成功產生靈智化形而出,還要看以後的造化。等到悟道茶葉成熟之時,或許可以取來化出其中的道韻,以供雲彩吸收。
隨後便在一處山腰處旁開闢了一片空地,一邊是懸崖斷壁,可以清楚的看到大海和遠處的雲彩,不遠處還有一條山溪緩緩流淌,溪水旁是綠意盎然的樹林輕輕搖曳,陽光穿過葉間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遠處群山疊嶂,雲霧繚繞如詩如畫,靜謐而神秘。
耗費月餘時間終於搭建了起一片符合自已心意的居住之地,未來將有很長時間會以此為家。
待一切安頓妥當,大部分時間都在思考究竟為何難以融合本體,其他時間都是在為生機道友的本源真靈誦唸混沌生機典藏,也會用生機之力溫養本源靈光,偶爾空閒之餘也會靜靜的看著雲彩漂浮。
長時間下來,終於有了些不同的發現,除卻融合了生機道友本源靈光的雲彩,另外還有兩朵雲彩一直遊離在周圍,按說,風起雲散,但這兩片雲數年下來從來沒有真正消散過,哪怕經歷疾風驟雨,雨過天晴之後又會慢慢恢復到本來的形狀。
“這不會是以後的三仙島吧” 。兮夜有些啞然,三仙島並非是指蓬萊、瀛洲、方丈這三座仙島,而是因此島之上有三朵雲彩和一縷清風化行而出,分別是雲霄、瓊霄、碧霄並稱為三霄,常年隱居於此而得名。
拋卻雜念,心神進入一片空靈之境,將神識放出緩緩融入周圍,仔細去感受那兩片雲彩,果然也有些許靈光在彙集,三朵雲彩周邊還縈繞著一縷清風。
真的是日後的三仙島,只是不知本源靈光日後會變成三霄中的哪一位,若按照生機道友的性格大機率會成為日後的碧霄吧。想到碧霄的性格,兮夜還是很滿意的,重情重義。不過她日後劫難恐怕自已要多費一點心思了。
兮夜抬頭靜靜的看著那三朵雲彩,緩緩盤腿而坐,玄奧的道蘊瀰漫而出,將雲彩和周圍看不見的清風包裹,一句句如黃鐘大呂的道音緩緩流出。
在島上平淡的生活了數百年,對於修道者而言,數百年的時間真是太短暫了,特別是入定參悟之時,像是被時間遺忘,不知不覺間轉瞬即逝。但這數百年對於兮夜還是感覺挺漫長的,一直難以徹底進入那種空靈之境,每每入定之時,總會不由得想到自已的元神真靈不能歸位本體。
心神便會乍然起伏。現在也算是真正過上普通生靈的生活了,開墾土地,種植一些靈花異果,修繕房屋。看著此時精緻的小院子,靈風環繞,汙濁自理。
兮夜也是頗為滿意,在周邊設定了一個十分簡陋的防護陣法,也是目前唯一能佈置的陣法,飄然而去,生機道友的本源靈光已經完全與雲彩熔鍊在一起了,只要時間的沉澱積累,未來便有再出現的一天。
放歌縱酒且獨行,行青山相看兩不厭。這次出門可能時間不會短。不周山,是這次遠行的目的地,也是弄清自已元神真靈被本體排斥的關鍵。
若可以洪荒各處都還想去看看,特別是北方,按照之前所見祖龍的境界推測,洪荒天地的第一個大劫應該近在咫尺了。
一路東行,很快便降臨大地,兮夜也沒有耽擱,以後多的是時間來遊覽,而且目前大多都處於一種朦朧原始之中,草木橫生,蟲鳴鳥叫都很少。
不得不感嘆洪荒有些太大了,數百年下來,所見都是起伏的山巒,讓兮夜一度懷疑自已是否是弄錯了方向。直到見到一座龐大巍峨的山脈,雄偉壯麗高聳入雲,猶如一座天然屏障,挺立在大地上,綿延不知多少萬里,其上山巒起伏、峰巒疊嶂,一條條瀑布如白色匹練懸掛,仙霧繚繞,不時還有陣陣神秘的道音喝吟。比起蓬萊仙島有過之而無不及。
兮夜有些興奮,終於到了,慢悠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