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才再次看向一眾跪伏在地戰戰兢兢的妖修,想了想便甩出數件法寶,不過大部分都已破損,正是之前與兮夜一同遊歷時撿到的。

“借爾等修煉之地渡劫,這些法寶便作為補償,其中雖有破損,但其中蘊含天地至理,若是仔細參悟對修行大有好處”,說完便要轉身離開。

兮夜目不轉睛地看著前方的兩名道人,眼中法力湧動。一個是一隻青色羽毛上帶有有紅色斑紋的鶴形禽鳥,卻只有一隻腳;另一個是一隻紅色的豹子,卻生有五根尾巴,頭上還有一根犄角,這難道是傳說中的神鳥畢方和異獸猙。

見狐可可準備離開,而兮夜一直盯著他們,相互對視一眼,急忙對著狐可可請求道:“還望前輩垂憐我等修行不易,指點一二,我等願奉前輩為主,隨侍左右”。

說完,還十分不捨的將之前獲得法寶不捨的歸還。看著她們一臉肉疼的樣子,兮夜也是沒忍住笑了起來;狐可可聞言峨眉微皺,又聽見兮夜的笑聲,便看向兮夜問道:“道友以為如何?”

“一切全憑道友自已做主,不過道友藉此地渡劫,多少算是欠下一個因果,不妨再此講道一場也算了結這番因果”

“既如此,我便為爾等講道一場,能有多少收穫便看爾等的造化”,袖袍輕撫,又將那些法寶又重新送與跪伏的眾妖。各個面露欣喜,自誕生靈智以來,雖知曉修行境界,但無修行法門,一切都是自已摸索前行,也正因為這樣,附近的同道每過一段時間或者有同道突破就會聚集在一起,一方面是聯絡感情,更重要的是在一起探討修行經驗;眾妖拾柴火焰高,儘管修為都不高,但相互探討間卻也有很多收穫和想法。

大羅金仙對於他們來說,屬於遙不可及的境界;如今,一位踏入大羅金仙的前輩為她們講道,傳授修行經驗,頓時欣喜若狂,各種嘶吼聲應接不暇。

講道定於三日之後,地點就在之前他們聚會的地方。許多妖修奔走相告,或法術傳音,一時間,章莪山的這處山頭變得擁擠起來,許多妖修不惜原地等待三日,只為了有個聽道的好位置。

畢方的洞府中,狐可可盤膝而坐,而和異獸猙與畢方站立在一旁,恭敬地等候著;至於兮夜,實在是有些受不了那洞府中的氣味,腥臭中還夾著一股腐爛味,十分刺鼻。於是便在外面依靠著一棵大樹休憩。

三日轉眼而過,這座山頭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的身影,體型模樣各有特點;狐可可盤坐在上方一塊如玉般翠綠的巨石之上,下方是神鳥畢方和異獸猙,而後才是一些原本就在此地聚會的山精野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