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日月拱照之時,是最強之刻,也是沉羿的弱點出現之時。
他先納太陰,再以太陰化消太陽之烈,如此才能攝取太陽之能。否則的話,就算他已經臻至莫測之境,在太陽那龐大的體量下也要被撐爆。
真武道君和三藏法師便是明白這一點,才會等待沉羿上門,而非趁著其他時間率先出手。
“打破陰陽平衡,便將奠定勝局。”
三藏法師在空無之地一步踏出,常人大小的身軀化作丈六金身,一掌送出,萬佛在手。
禪宗、天台宗、華嚴宗、密宗、法相宗、律宗、三論宗、淨土宗,甚至還有另外兩個不出名的宗派俱舍宗、成實宗,古今佛門之法,皆在一掌之中。
他是三藏法師,唯識宗的創始人,亦是佛門過去三千年間所有高僧的靈識歸處,佛門三千年的知識底蘊皆在心中,其身所在,便是佛門。
萬千佛法融匯歸一,最終所成就者唯二——照破諸相的如來藏,即無上智慧;不破不滅不損的如來不毀之身,即無上大力。
法之盡頭已無法,諸相歸虛,返璞歸真,唯留純粹的智與力。
三藏法師一掌直擊右側的太虛幻境,巨大佛掌瞬間欺近月之眼。
破太陰,即可令沉羿失去緩衝,只能靠自身承受太陽之烈,屆時就算是不死,也將失去最大的依仗。
至純佛氣逼壓而至,那巨大的兩顆眼球亦是浮現波動,倏然之間,左右易位,月之眼和陽之眸交錯了位置。
但三藏法師有看破諸相之般若智藏,本身亦是心識之道的大成就者,當雙目易位之時,佛掌亦是隨之而變,如影隨形般蓋在月之眼上。
剎那間,心念對沖,兩股驚天之力在心識之界內碰撞。
太虛幻境所顯化的月之眼乃是沉羿汲取太陰之力的橋樑,內中蘊藏著極致的太陰之力,三藏一掌亦不能破,反倒是激發了月之眼的反擊,雙方碰撞,立時令得心識之界產生波動。
“好一個三藏。”
意念的波動在這虛無之處發出波流般的震盪,宏大的意念降臨於此,那太虛幻境和欲界所化的日月之童往後一退,歸入了一張浮現的巨大面孔中。
那面孔只有五官的輪廓,而無具體的模樣,如宇宙般深邃,唯獨一雙眼睛,閃耀著奪目又詭譎的光。
“自我功法有成以來,你是第一個能夠在心識意念上與我爭鋒之人,不過,你不是第一個能勝過我的人。”
聲音轟震,一道道暗光在前方浮現,磅礴的氣息在瘋狂席捲。
魔羅經幢、自在天傘、闡提戒刀、顛倒夢想。
四把佛門禁器被四道身影握持,同時現身。
“欲界第一天·四王天,有禮了。”四道面容模湖,但身形和沉羿一模一樣的身影齊聲道。
緊隨其後,有人身披黑色袈裟,攜逆佛之機現身。
“欲界第二天·帝釋天。”
又有人清濁為體,身後懸浮九天十地之象,踱步而來,“欲界第三天·夜摩天,前來領教。”
“欲界第四天·兜率天,拜侯了。”
陰陽光線如蠕蟲般交織,形成詭異的太極,一道虛實不定的黑白身影現身。
之後,重重疊疊的身影掠過,一道似是一人又似無數人的身影發出重音,“欲界第五天·化樂天,請賜教。”
欲界有六天,除第一天之外,其餘四天皆是代表著一道之根本,三藏法師目光如炬,已是看出第二天對應佛門,第三天對應魔道,第四天對應道門,第五天則是對應妖族。
他們完全可以說是集一道之大成,其實力完全可以比肩武道的開道者。
至於第六天。
三藏法師看向那以日月為眸的混沌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