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研討會吧,大家各抒己見,思維火花碰撞碰撞!”吳桐慣來雷厲風行,簡單瞭解了下整個中高所目前的安排和大致佈局,就直接將話題拉到了正式研究上。

“可控核聚變是個巨大的能源,同步小型化研究,也是個巨大的挑戰,可控核聚變雖然點火成功了,但是關於它的小型化利用,卻並不是等比例縮小這麼簡單的問題。

想要將其把這種技術運用到交通工具,尤其是飛機上,作為飛機的動力源,保持只有飛機發動機那樣大小的小型化,或者說是微型化,這又是個極具有挑戰的重磅難題!”成老第一個開口,將會議議題丟擲。

可控核聚變示範堆他們已經啃了下來,可控核聚變微型化再難,他們也必定要將這個硬骨頭啃下來。

當然,要是研發成功了,所帶來的收穫,也是巨大的。

微型化成立後的可控核聚變裝置,不僅能用在太空梭、戰鬥機智商,還能用於卡車、輪船等交通工具,為其提供無限的能源和電力。它是一種超越了常規戰鬥機、導彈等武器的強大存在,可以隨時隨地發揮其威力。

有了金烏工程的成功經驗,在可控核聚變領域,在當今世界範圍內,吳桐說自己是次席,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

完整的搞定金烏示範堆,並點火成功,她在這個領域沉澱了足夠的經驗和技術攻關,也為她發起更進一步挑戰,奠定了足夠的基礎。

在休假的時間裡,吳桐僅僅是抽空專研,也基本確定了小型核聚變反應堆的原理。“大家都知道,所謂的核聚變,萬變不離其宗,就是將兩個輕元素(如氫、氦等)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重元素如氦、鋰等。

但是,在兩個元素合二為一的過程中,必然會有一些質量的損失。而這種質量的損失,最終會轉化為能量。而可控核聚變工程要做的的,就是將這些能量收集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