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位置,由無盡的智慧星光、文明長河的毫光與少年祖師的靈性自然交融、孕育,化成一個看似簡單古樸、卻蘊含無窮智慧奧妙的神名:弘道至聖文心天尊!

“咚…嗡…琅琅…叮咚…”儒鼓發出了前所未有的、複雜而和諧的樂章,既有定鼎之音的厚重,開蒙啟智的清脆書聲,又有禮樂教化的雅韻!

鼓面“正”字徽記爆發出前所未有的、近乎透明的赤金聖光,凝練的“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和”等儒家核心神則,如同百川匯海,毫無保留地、洶湧澎湃地注入那點不滅薪火!

道鼎噴薄出最濃郁、蘊含“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大道至簡、無為而化”道韻的混沌氤氳,如同甘霖滋養著文明的種子。

梵鍾則奏響一連串清越悠揚、洗滌靈魂的“叮咚”天籟,彷彿萬卷書頁翻動,無數先賢誦唸,化作金色的智慧甘露,灑落諸天。

一道溫潤、浩瀚、純淨、彷彿包容了諸天萬界一切光明與希望的玄清神光自封神榜的核心處、自少年祖師的靈臺處,同時升起!

這光柱並不刺目奪人,卻彷彿能驅散一切愚昧的黑暗,照亮所有迷茫的心靈。光柱之中,思想長河奔流滋養萬物,智慧星海永恆閃爍指引方向,文明豐碑矗立記載輝煌,杏壇聖境之上,無量眾生虛影躬身聆聽,文明的種子在光輝中破土、抽芽、茁壯成長為參天大樹!

文元祖師——弘道至聖文心天尊!眉宇間一枚內蘊星辰與書卷的神紋溫潤生輝,那份少年容顏與亙古智慧交融的奇異神韻,以及包容永珍、啟迪眾生的教化神威,如同無聲的春雨,悄然浸潤著整個新生天庭的靈魂根基!

當四位神祇的神位徹底穩固,四道神光——秉正玄鐵、靖世玄黃、戮魔銀白、弘道玄清——在雲臺上空交織輝映!

玄鐵神光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為天庭編織法度經緯!

玄黃神光如不周天柱,定鼎乾坤,為天庭鑄就守護壁壘!

銀白神光如滌世神鋒,掃蕩群邪,為天庭肅清內外汙穢!

玄清神光如智慧燈塔,照亮矇昧,為天庭注入文明薪火!

這四道神光,與文樞武衡天尊的總攝陰陽,與士農工商四柱的社稷根本,共同構成了新生天庭執掌人道的根基。

秦牧的目光掃過這四位代表著天庭法度、守護、肅清與文明源頭的神祇,道音響徹諸天萬界,帶著天道敕封的最終定音與無上期許:

“法網天羅,天庭秩序乃立!鎮嶽擎天,天庭疆域乃安!戮邪蕩魔,天庭法度乃清!弘道至聖,天庭文明乃昌!四位真君,身負天命,當持律如天,守土安民,滌盪寰宇,傳道授業!

司律真君,監察諸神,秉公持正;鎮嶽真君,守護四方,萬劫不移;戮魔真君,代天行罰,誅邪務盡;文元天尊,教化諸天,薪火永傳!爾等同心同德,護持天庭,使得智慧之光,文明之火,永耀諸天,亙古不熄!”

在莫名力量的加持下,文元祖師踏入瑤池,而其他幾人也進入了南天門中,成就真神。

雲臺之上,諸神肅然,萬道齊鳴。唯有天帝,臉色更加苦楚了,這下他的位置徹底成了擺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