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撤離現場後,張博找了個安全的地方,撥通了後方僱傭兵團長伊萬·沃爾科夫的電話。

伊萬·沃爾科夫,一個在僱傭兵界如雷貫耳的名字,他的身影彷彿是戰爭史書上永不褪色的篇章。

他年近六旬,但歲月並未在他身上留下多少痕跡,反而為他增添了幾分硬漢的滄桑魅力。

高大魁梧的身軀,面板曬得黝黑,那是日復一日與陽光、風沙鬥爭的證明。一頭銀絲般的短髮,搭配著剛毅的面容和下巴上未經修剪的胡茬,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的感覺。

他總是穿著一身經過特殊改造的戰術裝備,上面的刮痕和彈孔講述著無數驚心動魄的故事。

伊萬·沃爾科夫的雙眼彷彿能夠洞察人心,那雙銳利如鷹隼的眼睛,經歷過無數次生死的洗禮,總能在最危急的關頭捕捉到轉瞬即逝的戰機。

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當他開口,即便是最喧鬧的營地也會瞬間安靜下來,每個人都屏息傾聽他的命令或故事。

作為團長,伊萬的領導風格既豪邁又直接。

他相信實力勝過一切言語,親自上陣的次數不計其數,無論是深入敵後的秘密任務,還是正面硬撼的火力衝突,他總能以一已之力鼓舞全隊士氣,帶領卡納瓦僱傭兵團一次次從不可能中創造奇蹟。

在他的字典裡,沒有“撤退”二字,只有“前進”和“勝利”。

伊萬的豪邁不僅僅體現在戰場上,更滲透進日常生活。他喜歡在夜晚圍爐而坐,與手下兄弟共享最烈的伏特加,講述自已年輕時的輝煌戰績。

那些故事,有的是單槍匹馬深入敵營,猶如鬼魅般斬首敵方將領;有的是率領小隊以少勝多,逆境中反敗為勝。

每次講到高潮處,他的聲音總會不由自主地高昂,眼裡閃爍著對戰鬥的渴望和對勝利的自豪。

而他的部下們,總是聽得熱血沸騰,彷彿自已也置身於那一個個傳奇的戰場,與伊萬並肩作戰。

他對待下屬既嚴格又關懷,每一次任務歸來,無論成功還是失敗,他都會親自檢查每個人的傷勢,給予最及時的治療和最溫暖的鼓勵。

在他的帶領下,卡納瓦集團成為了國際有名的僱傭兵集團,成員們對伊萬的尊敬與忠誠,遠超任何金錢和榮譽所能衡量。

伊萬·沃爾科夫,一個在戰火中淬鍊出來的傳奇人物,他的存在讓人們相信,在這個混亂的世界裡,只要有他在,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抵達不了的勝利彼岸。

他的每一次出現,都讓人心生敬畏,同時又充滿信心,彷彿只要有他在,就能將不可能變為可能,將絕望轉化為希望,書寫一篇篇屬於僱傭兵的英雄史詩。

電話那頭,電流聲輕微作響,張博的呼吸略顯急促,手指緊握著手機,這一刻,他彷彿能感受到從話筒傳遞過來的戰場氣息。他穩定了一下情緒,深吸一口氣,沉穩而有力地報上了自已的代號:“星火小隊,張博報告。”

片刻的沉默之後,電話那頭傳來了一陣機械的轉接提示音,緊接著,一個渾厚有力,充滿磁性的聲音打破了寂靜:“這裡是伊萬·沃爾科夫,情況怎麼樣,張博?”

張博的嘴角揚起了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團長那熟悉而權威的聲音,就像是一針強心劑,瞬間點燃了他心中的鬥志。

他迅速調整狀態,將剛剛的戰鬥經歷,以及自已給敵軍埋下的地雷,簡明扼要地彙報給團長。

電話另一端,伊萬·沃爾科夫團長的聲音透過電磁波,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與讚許:“博,你不僅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更在關鍵時刻展現了超乎尋常的勇氣與智慧。你所做的,遠遠超出了一名普通僱傭兵的職責範疇。你是個天生的戰士,這一點,我毫不懷疑。”

張博握著手機,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