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造林的速度是很慢的,要把種植下去的樹林成長起來,那是需要幾十年時間的,可是大家並沒有那幾十年的時間來等這些事情。

“誰能告訴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黃河沿岸的所有樹木都要砍掉?”

楊榮義對於這件事非常的不理解,他想不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

“這個是當初軍事方面的問題,我們在面對契丹的時候,就決定把北方的樹木給砍了,也不讓人進行耕種,這是為了製造一個真空地帶,還有是三易回河的事情。”

三易回河,那是宋仁宗年間黃河決堤之後,宋仁宗派人去上馬黃河改道工程,讓黃河改道的事情,只不過這個工程一連進行了三次,而且每次都失敗了,甚至還造成了三次大洪水。

當然,在進行第一次工程的時候,當時的宰相文博彥想出了一個天才的想法,他要讓黃河水從六塔河經過。

可問題是,六塔河本來就是一條小支流,河道狹窄,根本就容納不了黃河水,結果就是工程剛完成,六塔河就決堤了,然後數十萬勞工以及周邊的城市鄉村全被洪水吞沒。

當時宋史有記載,塞商胡北流,入六塔河,不能容,是夕複決,溺兵夫,漂芻藁不可勝計。

而這才只是第一次治理黃河,隨後到了宋神宗年間,就出現了第二次回河,也就是影響最大的一次,而這一次之所以說是影響最大,完全就是因為在這一次之後,黃河奪淮入海了!

也就是說黃河走了淮河的河道,淮河地區水網極其複雜但是卻很穩定,可是在黃河匯入其中後帶來大量的泥沙,然後整個水網系統全部崩潰了。

本來黃河入淮河是自古就有的,但通常黃河入淮的時間都很短,根本就來不及造成什麼影響。

但這次無數支流堵塞,潰堤,改道,然後再堵塞,這樣的局面就算在二十一世紀的技術條件下用超算模擬能不能挽救那都難說,甚至都有可能要把超算給崩了。

所以可想而知,這到底會是一個什麼局面了,在以前黃河也就隔三岔五改道氾濫下,而現在整個淮河流域天天發洪水,這就是誰也受不了的一件事了。

對於這件事也就是李瑛手裡有大量的資料,也有的從宋朝一直到清朝所有的治理黃河的資料,大家都是按照這些步驟一樣一樣走過去的,要不然也真的是沒有辦法修。

可是在修這個的時候,卻發現了這些問題,那就是植樹造林玩不了,本來這個問題其實不大,但關鍵是這個問題可以用來對那些文臣下手,所以楊榮義就把這些問題拿出來了。

目的就是為了對那些北宋的所謂的名臣下手,那些名臣確實都各有各的能力,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們對於對遼國的防禦是沒有任何貢獻的。

甚至他們的貢獻大部分都是反面的,就像是把宋遼邊境的林地全都砍伐,莊稼全都焚燬,這就是他們所造成的貢獻,而目的是為了讓遼國不至於對他們發動攻擊。可是這件事做完以後,遼國變得更好發動攻擊。

所以在場的文人都知道這些事情是不能說的。

他們都很清楚,有些事情一旦說開了,那就真的沒救了。

楊榮義咱也知道這些事情是不能隨便說的,因為一旦說開了,那很多事情就沒法再繼續下去了,因此他也是不再繼續說了,而是回到了後宮,見了那幾位比自己還要年輕的“母親們”。

“哎呀,義榮公主回來了,你這在前朝可真的是威風八面呢,我當年在江湖上的威風要大多了。”

南宮鐵心看到回來的楊義榮,就是一臉的笑容,對於自己這個便宜女兒,她還是挺喜歡。

不光是南宮鐵心喜歡,其他幾個人也都挺喜歡的,畢竟這個小姑娘不比她們難看多少年紀,也不比她們小多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