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夕陽的餘暉灑在御書房的金色琉璃瓦上,映出斑駁的光影。

李才人,手中端著一盅精心熬製的參湯,步伐輕盈地走進了這莊嚴而又略顯寂寥的空間。她知道,此刻的皇帝陛下,正因某件事情而心緒不寧,眉頭緊鎖,神色沉重。

宮牆之內,宮牆之外,都在低語著那件令人議論紛紛的事情。

今日,皇帝從太后宮中出來,臉色陰鬱,步履匆匆,顯然心情不佳。這訊息,如同春風吹過的湖面,激起層層漣漪,迅速傳遍了整個後宮。

李才人走到皇帝面前,將參湯輕輕放在桌上,聲音溫婉而柔和:“陛下,太后身處後宮,對於朝堂上的諸多事務,或許瞭解得並不如陛下這般透徹。這次的事情,也許是太后與安國公府在思量時有所疏忽,恐怕會傷了前朝官員的心。”

她的話語中,帶著幾分勸慰,幾分理解。雖然她心中也對太后有所不滿,但她明白,作為皇帝的近臣,她不能直接指責太后。

而且,她更知道,皇帝雖然對太后有所不滿,但也不願聽到旁人對太后有過多的指責。

皇帝聽到李才人的話,臉色頓時沉了下來。

他憤怒地深吸了一口氣,胸膛劇烈起伏,眼中閃爍著凜冽的寒光,彷彿要將整個宮殿都凍結在這冰冷的目光之下。他的臉色陰沉,眉頭緊鎖,顯然太后和安國公府的舉動已經觸動了他的底線。

他緊握拳頭,聲音低沉而充滿力量:“太后,她真是越來越恃寵生驕了!公侯勳貴的賜婚之事,豈能如此兒戲?這不僅僅是對我的不敬,更是對整個朝廷的藐視!她難道不知道,每一次這樣的輕率決定,都可能引發朝廷的動盪,甚至危及國家的安定!”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憤怒和不滿,每一個字都像是從心底深處被烈火灼燒後擠出的,帶著熾熱的怒火,無法被任何理智或冷靜所壓制。

他明白,這次的事情遠非簡單的疏忽所能解釋。

這背後,是太后和安國公府對他權威的一種公然挑釁,是對他作為皇帝尊嚴的一種無情踐踏。

太后,雖非他的生母,但在宮廷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不容小覷,她的每一次決策和舉動,都牽動著朝廷的每一根神經。

而安國公府,作為太后的母家,更是仗著這份關係,在朝中橫行霸道,目中無人。

皇帝的心中充滿了苦澀和無奈。

他真正的生母在登基之前便已去世,這讓他在宮廷中失去了最堅實的後盾。而太后,雖然表面上對他關懷備至,但背後卻與安國公府勾結,試圖透過種種手段來削弱他的權力。

這次賜婚風波,便是他們精心策劃的一場陰謀,目的就是要讓他陷入困境,無法自拔。

皇帝緊握拳頭,指甲深深地嵌入肉中,但他卻感覺不到絲毫的疼痛。他的心中只有憤怒和決心。

李才人見狀,連忙上前輕聲安撫道:“陛下,我明白您此刻的心情。太后與安國公府的決定,確實給朝廷帶來了一些不必要的紛擾。但請陛下息怒,保重龍體。太后年事已高,或許在處理一些事務時會有所疏漏,但她的本意必是希望朝廷能夠和諧穩定。”

她頓了一頓,繼續道:“至於安國公府,他們或許也是出於一片好意,想要為朝廷分憂,只是未能妥善處理此事。陛下您英明睿智,定能妥善處理此次風波,讓朝廷重新恢復平靜。”

李才人的話語如春風拂面,帶著一股溫暖和安慰。她的話語中充滿了對皇帝的理解和支援,同時也展現了她對大局的深刻理解和對皇帝決策的堅定信任。

皇帝聽了李才人的話,心中的怒火稍微平息了一些。他深深地看了李才人一眼。

於是,他深吸了一口氣,平復了一下心情,緩緩地說道:“你說得對,朕不能因為一時的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