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沒多遠,迎面走來一位少女,穿著一身藍色衣裳,膚色有些蠟黃。

盛宣看了一眼立刻移開了視線,若不是自已的身份,想必也是這個樣子吧。

心下暗暗推測這人家裡條件應當還行,畢竟見慣了周圍人縫縫補補的舊衣裳,而她的至少半新。

遠遠地,夏玉蓮看見盛宣,腳步歡快地走過來。

眼看兩人就要撞在一起,盛宣無奈地停下,往旁邊讓了讓。

少女一臉羞怯地走過來,“宣哥哥,聽說你病了,好些了嗎?玉蓮很擔心你。”說完話後雙眼直勾勾地盯著盛宣,面上豔若桃花。

盛宣疑惑地問道,“請問你是?”

“宣哥哥,你...你竟真的忘了玉蓮嗎?玉蓮不相信。”少女傷心地往後退了兩步,似不敢相信一般。

盛宣嘴角抽動了一下,這樣的場面他真的消受不起,甚至有些手癢癢,想抽人。

誰家好人家的姑娘會攔著男人不放,還絲毫不避諱。

這可是古代啊,再民風開放也過了些。

看著對方哭得梨花帶雨,盛宣的耐心所剩無幾,直接繞過對方。

留下夏玉蓮目瞪口呆地看著他的背影,氣惱不已。

盛宣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回到家聽盛母說盛父去收乾貨了。

趁現在日光還好,他直接回房間裡看書,等到天色暗下來就看不了了。

等到下午,堂屋裡堆滿了收來的東西,種類比之前更多,盛父心情看起來不錯。

自從他們家開了雜貨鋪後,很多東西都是從村裡收的,也省了村裡人去鎮上的工夫。

如今盛父有了新的想法,打算多收一些乾貨。

只有東西的可選擇性多,才能吸引更多的顧客。

所以現在不拘什麼東西,只要能入口的,他都想放鋪子裡試試。

即使賣不出去,也可以自家吃,不虧。

他先把周邊幾家以及關係較好的幾家收了,再去村裡生活較為困難的家庭。

雖然也幫不上什麼忙,但能幫一點是一點。

申時末,盛忻下學回來。

盛宣放下手中的書,閉上眼睛休息一下。

盛忻看到盛父,驚喜地問道:“爹,你今天怎麼回來了?”

盛父往常幾天回一次,平日就在店裡搭個床睡,所以盛忻沒想到爹爹今天才去鎮上晚上就回了。

又看到屋內的東西,嘴巴張得大大的。

盛母端著條魚從廚房裡出來,“忻哥兒,去叫哥哥來吃飯。”

飯桌上,一條魚,一盤青菜,一個蛋湯,還有一盤子乾菜。

比起昨天,飯菜豐盛不少,氛圍也輕鬆了許多。

飯後,夜色暗了下來,堂屋裡點上油燈。

盛母拿來竹筐,底下墊著厚厚一層草,放一層雞蛋再放一層草,就這樣足足裝了三筐。

忙碌許久夫妻倆才把收來的東西全部整理好。

次日一早,天還沒亮。

夫妻倆揹著竹筐,拎著東西往鎮上走。

盛宣洗漱好來到廚房,看到灶上有熱水,鍋裡還溫著飯。

他端著早食來到堂屋,兄弟倆坐在一起。

盛忻吃完飯,揹著他的小竹筐噔噔噔的跑去學堂。

整個院子裡只剩下盛宣一個人,空蕩蕩的。

這種感覺不大好,盛宣回到房間練字。

筆墨紙硯太貴,捨不得用,他用破碗裝了點水,用毛筆蘸著寫。

雖然效果跟在紙上寫沒法比,但誰叫手裡沒錢呢?

窮人就用窮人的辦法。

臨近中午,盛母回來了,手裡拎著一斤肉,只是臉色看起來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