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煩的很,但這還不是最累人的活。

他將視線轉移到一旁的打穀機上,對七月下旬的春小麥收穫季更期待了。

“這風谷機做得還算可以。”

宋臻也滿意地點點頭,扭頭對綠菊道:

“吃完晚膳,你叫幾個丫鬟一起悄悄將兩架農具送去五房。跟五姐說,這兩個東西也只是弄了個雛形,讓她自己琢磨琢磨改良的地方。”

這件事她起個頭就足夠了。

至於農具的改良和推廣,自然是要宋榮親自上手去做,不然什麼事都讓她這個妹妹做了,到時候這功績到底要安在誰的頭上呢。

顧晨星有些不捨地道:“就這樣直接送給五姐嗎?晚幾天再送去也不耽誤事。”

才剛做好,他還沒玩夠呢。

宋臻聳肩,無所謂道:“你看著辦吧。反正我想著早一天送過去,早一天讓工部的人改良和推廣。”

顧晨星一聽,這還得了。

別看今年才剛下種,時間還早,萬一因為這點小事推遲了農具的推廣,導致今年不能趕上收穫季怎麼辦?時間不等人!

他趕緊道:“還是今晚送過去吧。”

宋臻瞧他這著急的小模樣,就知曉他在想什麼。

她頷首道:“那就聽你的。反正再做兩架農具又不貴,讓佃農們再做一套便是。”

顧晨星暗暗在心中翻了個白眼,嘟囔道:“單單是賞銀你就花了十兩銀子,再加上木料和鐵具又花去二兩。就這,還沒算工匠費呢。”

的確,這十二兩銀子在普通農家就是一筆鉅款,足夠買一匹小牛犢了。

如果不是自家佃農,還得額外付工錢,那這兩架農具的單價就更貴了。

宋臻啞然道:“放心,佃農們已經做出經驗來了,這次只要一兩半銀子便能成。”

顧晨星輕輕哼唧兩聲,算是贊同了她的提議。

……

夜晚。

靜謐的夜色中,蟲鳴鳥叫此起彼伏,像是在合奏一曲迎春小調。

五房的正廂房裡燈火通明,亮如白晝的燈火下,宋榮妻夫二人一人拿著一本詩集,一人拿著針線布匹,分坐在長榻兩旁。

“前幾日六妹夫給又澄送來的小衣針腳緊密,布料柔軟貼身。又澄十分喜歡上面繡的紅牡丹,他有心了。”

安靜的房間裡,梁氏突然提起一個話題。

“既然這樣,你從庫房裡挑些好東西送過去便是,禮尚往來嘛。”

宋榮聞言,嗯了一聲,頭也沒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