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可真是個好親家。”宋知茹冷哼一聲,總結道。

一旁的梁氏從頭到尾沉默不語,直到聽見宋母這句話臉色頓時變得煞白。

注意到五女婿的臉色,宋知茹緩和了語氣,對對方溫和道:“小五夫郎,你是個好孩子,娘並不怪你。我知曉你母父也是好的,只是你祖母祖父太溺愛你二姐了。”

即便宋母這般說了,梁氏也只能微低下頭,不敢看對方的眼睛。

子不言母過。

即便長輩們做得再不好,做晚輩的不能說長輩的壞話,否則就該有人傳出他不孝的名聲來。

眾人正沉默著,突然外面傳來了沉重的腳步聲。

“小姐、姑爺……”那丫鬟人還未喊全乎,就張著大嘴喘了一大口氣。

梁氏見狀,趕緊讓小廝給那丫鬟倒了一杯溫茶。

丫鬟接過茶水一飲而盡,呼吸喘勻了才道:“人找到了,就在城東的一處坊市裡!”

……

翌日寅時。

一切看上去跟往常沒什麼不同,御街上的馬車“軲轆軲轆”向著承天門的方向奔去,最終在側門前擠做一團。

但今日似乎又與往常不同,六部的幾位尚書和幾位內閣大臣今天格外安靜。

正在與同僚間熱情地打招呼的小官們見狀,說話的聲音都壓低了許多。而這日在門前值守的幾位禮部官員更是比往常嚴厲,連其中某位官員衣袖裡藏的幾塊點心都被她揪了出來。

那位官員只能哭喪著臉,一邊暗道倒黴,一邊跟值守的官員說了幾句好話。

後面排隊的人見狀,趕緊將衣服裡藏的違規物品拿出來,暫時存放到守門的御林軍處。

一時間,存放吃食藥丸的有,存放筆墨紙硯的有,存放簪子釵環的也有,更甚者還攜帶了胭脂香囊手帕等物。

此情此景難得一見,排在另一個隊伍的武館們都瞪大了眼睛望向這邊,仿若一個個從剛鄉下進京的土包子。

“噗呲。”宋知茹原本今早的心情稱不上愉悅,但見到此景,也免不得跟著笑出聲來。

“宋尚書今日心情意外的很不錯。”這時,五皇女鳳知雛不知從哪冒出來,熟稔地和宋母搭話道:“我還以為發生了那樣的事情,你定然會十分擔憂牢獄中的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