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祝明緒就回來。

拿衣服兜著很多白蘑菇,和一些野菜。

唐靈萱在溪水裡洗菜。

祝明緒用石頭搭了一個簡易的爐灶,陶罐加溪水,放入洗淨的蘑菇和野菜。雞蛋打成蛋花,好看極了。

正當唐靈萱可惜要喝沒滋味的時候清湯時,祝明緒神奇的從他的香囊裡掏出了一包調料。

花椒、八角、桂皮、鹽。

小小一包,應有盡有。

唐靈萱託著腮看他操作,有條不紊。很快,一鍋香噴噴的 蘑菇野雞蛋湯就好了。

唐靈萱拿一個小碗,祝明緒給她盛一碗,很燙,嘶流一口,好鮮呀!

“小夥子,廚藝可以呀!”

祝明緒挑挑眉,不置可否。

看他那麼多廚具,還以為他是差生文具多呢。

還真讓人驚喜。

唐靈萱悠閒地喝著湯,小口吃著祝明緒帶的炊餅。看著清澈的溪水,裡面還有魚呢。

她提議道:“下次我們喝魚湯怎麼樣?”

“魚湯會很腥,還不好處理。村裡人都不太愛喝。”

還有人不愛喝魚湯?

是不是方法不對,唐靈萱知道,這時候的人們還有很多東西沒有普及。

人們只是簡單的處理一下,大多冷吃,像魚膾,魚脯等,需要人把魚刺手動剔除。

“那我們下次嘗試一下,我知道一種新的做法,不會腥的,還會很好喝。”

她信心滿滿。

吃飽喝足就要幹正事了。

祝明緒打獵,唐靈萱在離他不遠的地方自己玩,看看山,看看水,野花野草都別有一番風味。

唐靈萱發現一株,不怎麼飽滿的小麥植株。

突然想起自己曾看過的紀錄片,袁爺爺解決糧食問題,就是從發現一株特殊性狀的水稻,從而開始他偉大的事業。

可惜自己上學的時候沒好好學,記不得多少了。

小麥現在還沒有完全普及種植,沒有後世的品種那麼優秀,能抗倒伏,抗病蟲害。

但是小麥是很能抗旱的,南方動輒水患,北方卻經常大旱。小麥無疑是適合種植的。

而且小麥也可以透過雜交,提升產量。

祝明緒看唐靈萱盯著一株癟癟的小麥出神,跟野草差不多。

好心提醒道:“這是不產糧食的小麥,沒用的。”

唐靈萱眼睛亮晶晶的看著祝明緒,這一刻,她堅定了買地的心,研發高產小麥。

她是吃不了那個苦,但是最不缺數以萬計的窮苦老百姓,種了一輩子得地。

想辦法,搞點錢,聘請有經驗的農民,來種田。

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是深沉地愛著這片土地的。但在天災人禍面前又那麼無奈。

“緒緒,幫我把這株小麥帶土挖回去,我要養起來。”指使祝明緒幹活已經是得心應手。

祝明緒二話不說,從揹簍裡拿出工具就幹活。

從植株根部往下,帶著兩個拳頭大的土挖出來,找個大葉子包起來,防止水分流失。

小心放進揹簍。

看到很多成熟的藥草,兩人也會挖出來,帶回去。有些植物根部也是有藥用價值的。

兩人都認得不少,分工合作,挖了不少。

祝明緒還打了幾隻野兔,那隻野雞沒打到還有點小遺憾。

因為這次帶著唐靈萱,祝明緒就沒有往深山去,深山還是太危險。

兩人就在外圍活動活動。

唐靈萱其實是不太愛吃肉的,單純愛吃素,但是兔子肉不一樣,她很喜歡吃,還有就是魚湯。

這兩樣葷腥,對祝明緒來說,那是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