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秧的家在村南頭,家門口栽了一棵榆錢樹,大概有碗口那麼粗,每逢春天的這個時候,榆錢正嫩,村裡總有不少揹著簍子拿著筐子打榆錢的人。

一路上眉頭擰著思緒,嘀嘀咕咕,夏秧往自家的方向走去。隔著老遠,她就看到自家門口榆錢樹下圍了不少人,正有說有笑的勾著樹枝,薅著榆錢。

“呦,夏嬸子,你家姑娘回來了!”站在梯子上正掰樹枝的人看見夏秧回來了,忙給夏秧的母親報信。

結果她這話剛說,梯子下就有人反駁“什麼姑娘,要叫人家—村長!”

先說話的人忙打了一下自己的嘴,更正道“瞧我這張嘴,是,是,是,是小村長回來了!”

這一番逗趣兒,不免引起一陣鬨笑。

這時有人道“叫什麼村長,一樣的,一樣的,都是承蒙大家抬愛!”

樹下正跟大家一起薅榆錢的夏愛蓮面上帶著和煦爽朗的笑,讓人倍感親切舒服。

夏秧的母親叫夏愛蓮,是下河村本地的人,村裡一般都是嬸子,那誰家的稱呼,(比如夏秧的母親夏愛蓮,可以稱呼她為夏嬸子,也可以稱呼她蓮嬸子,稱呼她為夏嬸子是因為她姓夏,稱呼她為蓮嬸子是因為有時候一個村會有好幾個姓夏的,為了區分才會以名字的最後一個字稱呼,稱呼夏愛蓮還有另一種稱呼,禾青家的,因為夏愛蓮的丈夫叫夏禾青,所以也可以稱呼她為禾青家的)所以稱呼夏愛蓮就是夏嬸子。

“媽,我回來了~”夏秧走近,喊自己的母親。

周圍人見夏秧走近,忙讓讓路。

見夏秧走近,夏愛蓮手上的動作也不停,抬頭瞥了一眼自家閨女道“回來了,這正忙著呢,既然回來了就一起幫忙。”

夏秧點頭,準備蹲地上幫忙。

大傢伙也不吭聲,默不作聲的給夏秧騰了個地方。

夏愛蓮一看自家傻閨女的動作,忍住嫌棄又道“還不快跟你各位嬸子打聲招呼。”

說完之後,夏愛蓮就點著周圍的人給夏秧介紹“這是你李嬸子,一雙手簡直是巧的不能再巧了!”

李嬸子正在夏愛蓮的對面擼榆錢,一聽夏愛蓮說起她,忙抬頭跟夏秧打招呼“村長好~”

“李嬸子好~”夏秧乖巧打招呼。

“這是你周嬸子,做得一手好菜!”

“周嬸子好!”夏秧乖巧打招呼。

“好,秧秧啊,就不用跟嬸子見外了,我和你媽媽都是跟前的關係,有事知會嬸子一聲就行了。”

“謝謝周嬸子!”

順竿子往上爬,別人表示親近的話她可不是聽不明白。

“我是你錢嬸子,二虎子他媽!”爬到樹上的錢嬸子不等夏愛蓮介紹,自己主動開口,剛剛就是她眼尖,最先看見夏秧回來的。

夏秧當然是知道錢嬸子,夏愛蓮女士的資深閨蜜,兼他們家隔壁鄰居,打回來下河村的這些天,就屬錢嬸子的面見得最多,看見錢嬸子,夏秧的笑容更加燦爛了“知道的,小時候還經常到錢嬸子家吃飯呢!”

聽見夏秧說知道,錢嬸子眉眼都跟著笑開了,道“哈哈,嬸子的飯沒白虧!”

錢嬸子在樹上笑得爽朗,然後扔下一大截榆錢樹的樹枝。

嫩綠的榆錢樹的樹枝砸到地上,被夏秧及時勾手拽住,然後大傢伙就開始擼榆錢。

剩下的人夏秧也一一問好,有看著熟悉卻叫不上稱呼的夏秧就看向自己的母親。

夏愛蓮並不是全部的一門心思都在擼榆錢,她也在時時刻刻在注意著自己的閨女,每當看見閨女的眼神,她就會跟她說這是誰誰誰,該怎麼稱呼,很快,在母親的幫助下,夏秧把人認了個全。

不怪夏秧認人不全,她讀初中是在鎮上讀的,從鎮上回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