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馳和崔元彰還沒走進數學教研組,就聽到班主任李永明和一個人正在爭吵。
“80分,怎麼可能,趙爽才66分。”
“怎麼不可能,滿分100分,還不讓學生考80分嗎。”
“這是什麼難度的考試,考80分,正確率80%的成績,要知道江浙省省隊的分數線去年才大概73%。”
爭吵聲隨著張馳進入教研組,戛然而止。
看著面色紅潤的李永明和胸口仍有起伏的8班班主任遲大成。再想想剛剛聽到的話。
心中不由得惱怒起來,人善被人欺。《論語·季氏》中有一句話叫“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人們往往能夠接受身邊的人和自已一樣平庸普通,但很少能理解對方取得了自已預想不到的成功。遲大成也是陷入了這種迷惘之中,他完全不相信張馳能取得這麼高的成績,幾番對話下來,隱隱逼問李永明是否漏題給張馳。
遲大成心裡不斷的反問著自已:“這次考試全年級只有大概100人能上30分,超過35分的不到20人,這基本就是可以入選校隊的成績了。校隊公認的第一名,8班的趙爽也只是能夠拿到66分,按照66%的正確率去折算,這已經是能夠在高中數學聯賽衝擊銀牌,甚至金牌的水準了。然而張馳算什麼,張馳高一高二的數學成績他上午瞭解過,平均也就130多分。這種水平,理應在這次考試拿到20分,如果能拿到30分,都是超長髮揮了。憑什麼就拿到80分呢。
看到遲大成陰沉著臉,張馳也不理他。
“王主任好,李老師好。”張馳直接忽視了遲大成。
張馳的無視讓遲大成更憤怒了,當下對張馳問道:“張馳,你高三之前接觸過數學競賽嗎。”
“沒有。”張馳搖頭。
“那你平時數學成績平均多少分?”遲大成繼續問道。
“大概130分左右。”張馳繼續回答。
遲大成毫不遲疑的丟擲自已的疑問:“那你既沒有接觸過競賽,歷來數學考分數也不高,你這次考試的成績怎麼考出來的。”說罷,把試卷遞給了張馳。
張馳拿起試卷,前後看了一遍,果然沒錯,填空題,和前兩道解答題完全正確。只有最後一道大題沒寫。扣掉20分,最後得到80分。
“遲老師,你什麼意思,成績就是正常考出來的,當時是我監堂考試的。王主任也過來看過。”還沒等張馳做出什麼回答,李永明直接上前一步,擋在張馳身前,對著遲大成說道。
“我不是這個意思。”遲大成嘴上說著,不過眼神明確的表示不信任李永明和張馳。
“好了,遲老師沒有惡意。李老師,我也有幾個問題想問張馳,能現在問問他嗎。”王炳先打斷了眾人的爭執。
張馳開始只是冷眼旁觀,不想解釋什麼。後來看到老李毫不猶疑的護住自已,心中不由生出些溫暖。行,老李能處,咱不能讓老李失望。
當即繞過李永明,來到王炳先面前,看也沒看遲大成:“王主任您說。”
“好,卷子我看過了,你的成績很好,80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你只寫了80分的題,也得了80分。能和我說說,你是怎麼做到的嗎。”王炳先指了指張馳手中的試卷。
無論如何不能暴露自已的金手指,而且這種匪夷所思的事情,說了也沒人信。
8道填空題,雖然整體還只比高考的難度高了一籌,但是對於年紀裡的一些數學高手,即便填空題滿分也不算稀奇。
然而後面3道解答題,除了第一題的前兩問之外,後面兩道題還是很有難度的。
整理了一下思路,張馳指著試卷說:“這幾道填空題,整體並不複雜。其中比較有難度的是填空題第3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