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先的目光掃過崔元彰,發現他正對比幾個數學模型,在手機上不停的查閱資料,於是不由好奇的問道:“崔元彰,這次的考試,你有什麼目標嗎,今天就是大家坐在一起聊天,隨便說說就好。”

“謝謝王主任的關心,很高興這次能進入咱們校隊的大家庭,我的目標是衝擊省二等獎。”崔元彰果然是崔元彰,上來先感謝學校感謝老師,這套流程,他從來不會漏掉,但是讓意外的是他直奔省二等獎。

省二等獎、三等獎,那不就擺明了是鼓勵獎嗎?

這些從各個班級聚集而來的精英,因為這次校隊的擴招,他們才得以進入校隊。對這些名次和獎勵沒有多深的瞭解,只是聽說考好了可以保送。但是剛剛聽王炳先這麼一說,哪還有他們保送的份,一時間都有點心灰意冷。

王炳先帶競賽隊二十多年,還看不出這些學生的心思嗎。正準備組織語言,突然發現崔元彰不但聽得認真,而且似乎在查閱資料。正好崔元彰也是個分數段的學生,於是他就把崔元彰叫起來了。

“元彰,等具體說說嗎。”

“好的,王主任,各位同學,以下是我個人的觀點。我接觸數學競賽的時間不長,個人能力也有限。和剛剛的趙爽同學、李明達同學不一樣,我預計我這次的競賽水平,最高是在省二等獎,省三等獎也是可以接受的成績。”

“嗯,那就說說,如果拿到省二等獎之後的打算,這個方便和大家說嗎。”王炳先對崔元彰不由高看一眼,他覺得這個學生是很有省府的。

“我個人準備透過省二等獎的名次去申請強基計劃, 除了幾所頂尖的大學,不少學校的強基計劃報考條件,都是省二等獎,我準備去參與幾個學校的強基計劃試試。”

“好,很好,坐下吧。”王炳先一般不廢話,連續說兩個好,可見他對於崔元彰的欣賞。

“我接著崔元彰的話說,不要覺得省二、省三一無是處,你們錯了,強基計劃要的學生就是有特長的,怎麼證明呢,最好的證明就是你手裡省考的名次。這是敲門磚,沒有它,你想去報強基計劃,人家都不理你。”

看著臺下的同學們似乎還在消化著這些資訊,多說也沒用了。可是他自己還有許多話沒說完,看來今天也只能到此為止了。

王炳先略微有些遺憾,還是最後補充了幾句:“不要覺得強基計劃就是降那麼多少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域性者,不足謀一域。”

張馳看著王炳先急的開始說文言文了,他是能理解王炳先這些老師的良苦用心的,但是身邊的少男少女們,有幾個能明白呢。

王炳先熱切的眼神慢慢黯淡了下去,宣佈休息10分鐘,然後拿著水杯離開了。

“大崔,大馳走啊,出去透口氣。”看來剛剛的會議把孫浩然憋壞了,聽到王炳先說休息,就拉著5班兩個男生要出去。

“行啊,去小賣部買根雪糕吃。”崔元彰說完就和張馳、孫浩然走了出去。

三個人從小賣部出來,一人一個大腳板(本地雪糕),坐在操場邊的樹蔭下吃了起來。

“大崔,你是不是想好考哪個大學了。”張馳看看旁邊的崔元彰問道。

崔元彰沒有回答,他看著天,數的雲彩,夏末秋初,天開始高了起來,雲也變少了,天空很晴朗:“我想好了,我準備去深圳。”

“深圳......”

“對,就去深圳,大馳,我們吉春太小了,我們應該找一個足夠大的舞臺。”崔元彰站了起來,拍拍屁股,似乎決心更加堅定

“可是燕京和東海。”孫浩然不解的問崔元彰。

“燕京和東海是好,但是那種舞臺是留給潘欣欣和校隊裡那幾個人的,不是我能奢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