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流程和環節在評委面前都是形式。

李桓沒等翻譯開口,就直接回答了。熟悉的韓語問答,讓他一下子放下了戒備,好像找回了主場。

“是的,我叫李桓,生日是2002年7月17日,爸爸是韓國人,媽媽是中國人。”

“父親是韓國人的話,你應該會韓語吧,為什麼不直接用韓語回答?”

李桓有點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左手摸了下後腦勺,這是他害羞時的習慣性動作。

“我的韓語有口音,很濃的東北口音,但是說中文的時候沒有。”

說完還用韓語說了一句“你覺得我的韓語怎麼樣”,下面的翻譯和評委老師都笑了。

另一個穿著西裝的男評委也加入了提問。

“你知道自己很帥嗎?你怎麼看待顏值對選拔的影響?”

這個問題一出口,其他評委突然一臉嚴肅。這讓李桓覺得這個問題並不簡單,但因為沒有預想或者準備過,只能說出內心的想法。

“我對自己的長相沒有概念,但是周圍的長輩和同學都覺得我的顏值很高。我也因為這一點有過一些困擾,但都被我很好的解決了,或者說沒有解決。因為我沒有辦法控制別人對我的看法。我能做的就是管理好自己。”

李桓仰起頭後,深吸了一口氣,調整了語速。

“但是,我從來不覺得顏值可以是做任何事情的捷徑,最多隻能說是錦上添花。當然如果顏值可以是那些追夢人做成某些事情的一塊敲門磚,那當然也不是什麼壞事。”

李桓發現那些評委的眼神裡流露出很多情緒,但大多數偏向於讚賞。

工作人員在一旁催促,提醒評委們抓緊時間,不然會耽誤整體的時間安排。

隨即,李桓被要求表演準備的才藝,並表示只需要一段就可以。

李桓憑藉著記憶開始清唱,歌詞倒是沒有出錯,但是調好像坐了過山車。破音、氣息混亂、奇怪的斷詞等問題充斥著短短的八句副歌。就連話筒都沒有了問答時的沉穩,頻頻發出刺耳的尖哨聲。

評委們有的雙手輕捂耳朵,有的表情從滿懷期待到逐漸失望,就像看著一棵好苗子,還沒有發芽就蔫掉了。

很顯然,那句“有你的地方是溫馨港灣”成了失敗中的高光。光聽這一句就可以判定李桓在歌唱上確實是個小白。

有一個評委幾乎等不到這句結束,就果斷叫停了表演。

“時間關係,你準備舞蹈了嗎?或者其他才藝。”

李桓顯然關注到了這樣的表情變化,但並不在意。他非常清楚自己在藝術方面到底有幾斤幾兩,即使練習了一個上午的時間,那也無法與其他有過數年練習經歷的人比較。前面的好幾個人從小學開始就接受了舞蹈和聲樂的訓練,似乎那時候就已經有了人生的方向,並一直為之努力和前進。

反正也不會更糟了,李桓也乾脆來個“破罐子破摔”,把“小白”形象貫徹到底。歌曲的失利也只是一次小小的試煉,何況自己已經把一個上午用心的成果展示完畢了,這稱得上是一種勝利。

如此想來,李桓反而就勢拋下了不必要的負擔,喊起了拍子,跳起了廣播體操。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不止是評委,連周圍的攝像師、燈光師和音響師,都不自覺張大了嘴巴。

這應該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在練習生選拔上表演廣播體操的人,甚至還自己喊著拍子。

“真是驚喜不斷啊。”

BE公司的創始人兼一把手——樸志俊,坐在佈置簡約的休息室裡,透過攝像頭將選拔舞臺上的每一秒都盡收眼底。這是他第一次組建自己的偶像組合,所以格外上心。但他還是把決定大權交給了最信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