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見解。
“有道理。我們上大學的時候,師範是第一選擇,一方面是上學不花錢有補貼,另一方面是畢業之後直接安排工作,享受公務員待遇。這幾年形勢變化了,大學生對公務員招考趨之若鶩,教師行業退居二線了。”古月剛點頭稱是。
“大哥,僅限於國考啊,國家級公務員考試還是有一定的含金量的,省市縣鄉四級聯考實在是太考驗人情關係了。筆試成績靠前的,往往在面試的時候淘汰了,我就是例子,不透過您的幫助,我難有一席之地。我的一個同學當時考的南區區委宣傳部,找人花了100萬呢!家裡是特麼開礦的,到了機關連整篇的文章都寫不出來,單位只能安排他扛個攝像機,現在都沒混上個主任科員。天天開著霸道車上班,工資都不夠油錢。”張加帥隨口說著閒篇兒,但也有不忘舊恩的意思,畢竟沒有古月剛,自己混不進圈子。
說起省市縣鄉四級聯考,在張加帥畢業那幾年,真的是烏煙瘴氣,充斥著利益交換,如果在古代,簡直就是科考舞弊,株連九族的大罪啊。看看《雍正王朝》電視劇裡,真的是動搖國家根基的大禍亂啊!作為親身經歷過的張加帥,心中同樣忿忿不平。
張加帥的一個同學,真正的寒門學子,刻苦用功,大學四年的獎學金領了將近十萬塊錢,別人上大學是花錢交學費,他是拿上大學脫貧,大四的時候拿出積攢的獎學金,給他奶奶把白內障手術做了。後來參加公考,國考筆試第一,面試第二,敗給了一個北師大的碩士。回頭又參加了省市縣鄉四級聯考,筆試第一,考上了省直屬單位的公務員,歡天喜地去參加工作,甚至放棄了公費研究生的機會。結果,到了單位,省級機關沒呆上一個月,調整到下屬單位,本來的職位讓別人頂替了,自己隻身來到了縣鄉的一個派出機構裡,算上他一共才五個人,還有三個是地方財政收支臨時工。大好前程,毀於一旦,痛定思痛,繼續學習,來年再考,考進了國家政策性銀行,現在在京城,才算脫離苦海。
這不是個例,各種李代桃僵,狸貓換太子的事情太多了。國家雙一流大學的畢業生有自己的選擇,就普通大學而言,第一選擇是考研,第二選擇是選調生、大學生村官和考公務員,第三選擇是事業單位或者教師之類,大多數流向人才市場和民營企業。
特別是選調生和大學生村官,對國家而言是充實基層一級政府的人才隊伍,為國家培植新的幹部隊伍,可到真正實施過程中,考驗的卻是家長的經濟實力和人脈關係,成了自家孩子混進政界的跳板。
張加帥還有一個同學,考取的是鄉鎮科員崗位,統招八十多人,報名的達到三千多人,他筆試是第二十一名,按照一比三的比例進入面試,他的筆試成績名列前茅,而且大學四年都是學生幹部,各種社團活動都是得心應手,能說會道,絕不怯場。本來很有希望考取功名,自己也是信心滿滿。
結果,到面試分組時,傻眼了,二百多人進入面試分成了十組,每組二十多人,抽籤決定面試的順序,大家一起在教室裡候場,等待面試,相互之間一聊天,全是大學生村官和選調生,而且同學的面試順序是整組的最後一名,他從上午八點進入考場,足足等到了中午十二點多,飢腸轆轆,渾身冒汗著進了考場,看見面試官個個無精打采,面帶倦意,甚至直打哈欠。他還故意提高嗓音,回答問題時激情澎湃,熱情洋溢,自認為發揮的不錯。走出考場時快一點了,整個考區靜悄悄地沒了人,只有換崗的武警在陰涼處吃飯。同學心想,難道自己是整個考區最後一個面試的?心中狐疑,等到發榜時,果然是名落孫山,一文不名。
最後這個同學參加了當年的研究生考試,考入了北航,現在是南航的hr主管,年薪大幾十萬,娶的空姐,過得十分愜意。後來與張加帥喝酒的時候聊起往事,才想明白,據說那